• 传媒学生在两会

    传媒学生在两会   傍晚七点,南苑食堂的灯光已经暗淡,而对面校内30号楼地下室里却还是一派忙碌的气象,由我校新闻学院在校生组成的两会报道团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对于2016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涂陈昊来说,七点依然算是正常的办公时间。新华社的通稿一经发出,学生记者团的工作也随之开始,最忙的时候甚至得24小时连轴转。  与此同时,远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实习的2018级新闻学硕士郝昭也在为两会报道筹备着。探索融媒的更多可能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自2013年起就和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和人民网达成合作,每年都会组织新闻学院本科一二年级在校学生组成两会报道团。  2019年新闻学院的两会报道团依然由陈逸飞老师带队,团队共十四名学生,在中央网信办的总指导下集中精力与中国青年网合作,重点开发融媒体产品。不过今年学生记者团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轮班制变成了责任制,即每人“承包”一份作品。虽然每个人的工作量增加,但每个人都有机会将署有自己名字的作品在全网推出。而且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报道团的指导老师陈逸飞和合作的几家媒体进行协商,将报道团的工作地点改成了校内,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内30号楼融媒体新闻实验室。  2016级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的汪惠怡已经是第二次参与两会的报道了,在她看来,今年的工作内容与去年有很大不同。“今年的报道在形式上是全新的,所有人在一起探索。”她说。  为了在报道形式上有所创新,报道团的学生集思广益,最终来自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的杨英姿提出的GIF动图方案获得通过。不过汪惠怡也表示小视频和GIF动图的报道形式对她和其他一些成员来说还有点陌生,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手,但她觉得报道团的报道正如陈逸飞老师所说,“可能是全网最新颖”的报道之一。  由杨英姿和涂陈昊负责制作的两会代表张宝艳提案的GIF动图在微博上引起很大的关注,还冲上了热搜榜。那也是让杨英姿印象最深刻的提案。“接到这个选题后,我和涂陈昊一起与飞哥磨合了很久,终于才呈现出现在的模式,”她说,“我们现在在做的就是把两会的内容以更活泼的形式报道出去,让更多受众了解两会干了什么,这个过程中我很开心。”  为了让两会相关的图文形式更加生动,报道团还推出了“学习日签”的栏目。由报道团策划的“跟着习总书记下团”“全国大学生看两会”等短视频也在网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播,点击量超过10万+。  当谈到明年的工作时,指导老师陈逸飞说:“挑战会比较大,这是大环境决定的,明年在创新方面的压力跟要求会更高。但目前来说,最有信心的也是大家的策划能力,做得都很不错。”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核心“两会是全国的一件大事,对新闻工作来说也是今年的一大报道内容,所以两会期间报社工作还是挺繁重的。”郝昭这样说道,他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实习时,有幸参与了今年的两会报道工作。  郝昭提到,新媒体产品的制作需要时间,从创意的构思、方案的执行到最终按时推出是一个不短的时间线,所以两会报道的准备工作往往从1月甚至更早就开始了。“我们会根据已有的新媒体产品以及借鉴目前比较好的新媒体产品,所有人一起提出创意,然后交给老师之后再确定哪些创意比较好,确定之后再不断细化,形成最终的方案。”郝昭说。  今年的两会报道在技术上响应了5G时代的号召,会议期间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新闻中心实现了5G信号覆盖。郝昭所在的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就将5G技术和VR进行结合,进行了5G+VR的直播。他的同行中有的以VLOG的形式进行报道,有的应用了AI主播、AR技术等黑科技。  “在技术方面,其实H5、短视频等已经算是比较传统的新媒体产品形式了。”郝昭说。所以他和他的同事们采用了今年刚出现的交互页卡的形式。交互页卡在H5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供网友留言的区域,因此郝昭认为这种形式更适合现在的移动终端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人们碎片化的时间,让严肃的时政报道更有趣、更具有互动性。  “因为新媒体中心是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所以一直在不断创新形式,通俗讲就是让报纸活起来、好玩起来。”郝昭说,“虽然形式在不断创新,但是必须要有核心意识,大局意识。”  陈逸飞老师也提到,“各家媒体都希望在两会报道中去实践和发扬一些新的理念”,而他希望两会报道团的学生能够将“党和国家一些具有政治指向性的东西”做成一些“比较活泼的适合青年同学阅读的内容”。从校园媒体到社会媒体在参与两会报道工作期间,郝昭及其同事推出了微纪录片《我们都是追梦人》、交互页卡《习近平关心的那些“小事儿”》等新媒体产品。  通过学校官微的推送,郝昭也看到了我校两会报道团的作品。他认为两会报道团给予了同学们很好的实践机会,“师弟师妹们推出的作品也都很优秀”。  参与新闻学院两会报道的汪惠怡觉得两会报道最大的艰难就是抢时效。她提到了“跟着习总书记下团”的策划方案,在习总书记去了内蒙古团的当晚她们得到通知,于是就紧急寻找了身边内蒙古的同学,对他们进行采访。“这种采访的模式以及工作形式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也是我没有体验过的。”汪惠怡说。  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实习的郝昭也深有体会,“报社的老师们很多凌晨还一直坚守在报社,基本是24小时保证新媒体中心的运转”,这种敬业精神深深打动着郝昭。他觉得实习生也要很有担当和责任感,因为“有时候实习生也会承担起比较重要的任务分配”,所以必须挑起相应的担子。人民日报社老师们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使郝昭进一步认识到要成为一个专业媒体人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报道团的带队老师陈逸飞希望报道团的成员在参与两会的报道过程中能成长起来,突破青少年媒体传播的局限,能够“完成从一个校园媒体人到社会媒体人的转变,去真正在心态和眼界上跳出校园生活”。

  • “硬核公选课”专栏一:天文漫谈

    “硬核公选课”专栏一:天文漫谈   编者按:在本学期开设的全校公选课里,有不少课程突破常规,被同学们称为“硬核公选课”,如“观星”、“艾滋病、性与健康”、“3D打印及模具设计”等。除了本校自行开设的课程外,还有不少混合模式的课程(与外校共同开设)。“硬核公选课”专栏将在每一期介绍一门公选课,带领大家感受它的“硬核魅力”。“徐学军老师在讲到‘冬夜星空’(每年12月到第二年2月的星空,即农历年的时候),会穿上唐装很应景的给大家讲课。”——在天文漫谈的第一节见面课上,我校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史建华老师(该课程线下课的授课老师)告诉大家。徐学军老师是这门课程的主讲(负责网课部分),2011年他以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研究生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现任华中科大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副教授、副院长。  3月31日晚上六点,四十八教A403教室几乎坐满了人。这是本学期天文漫谈课的第一次线下课,18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一位同学说:“我的专业跟‘天文’二字毫无关联,但我从小就对星空很着迷,既然有一个公选课的机会让我了解星象什么的,我当然不能放过啦!”史老师表示,选择这门课程的同学有来自理工学部的、文法学部的,也有来自艺术学部的,“看来天文的魅力真的不小啊!我其实比较不愿意上公选课,怕没有人来听或者来了只干自己的事,但这学期第一次上课有这么多同学来听,还有这么高的‘抬头率’,我感到非常欣慰。”下课之前,史老师对大家说。  史建华老师表示,天文漫谈课程以“量大面广、循序渐进”为教学原则,以现象导入知识、以最基本的数理化知识阐释原理、以文化历史艺术为渲染。这样既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还能增强同学们的开拓感与获得感。“这个课程有一个特色,就是中西方文化结合式的讲授,并由天象引申丰富的天文知识。”史老师说。  “其实我是因为这门课程主要是网课、比较好拿学分才报的,我对天文原本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上了第一次课之后,感觉这个课程应该会很有意思。”18级数字娱乐专业的一位同学说。根据史老师的介绍,天文漫谈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围绕“星座”、“月亮”、“太阳”、“恒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近几年网络上涌现了不少“星座与性格”的相关测试,在天文漫谈课程中,老师将会以四季星空变换为背景、古希腊神话故事为引导,带领大家认识夜空的主要星座、代表性恒星和相关天象(如北斗星与大熊座、北极星与小熊座的辨识),让大家在感性之余,从理性的角度认识星座。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亮”经常被运用到各种艺术作品中,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是否存在一些描述失误呢?本课程也会一一探讨。  不少同学笑称天文漫谈课是一门“可以躺着拿学分”的课,对此史老师说,假如每个章节内容都认真看,章节测试都认真去做,最后的期末考试或许真的可以“躺赢”。天文漫谈课以各种天文现象为本,引出天文知识和古今中外文化艺术,使学生了解天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方法,同时还培养崇尚科学的现代公民意识,激发同学们欣赏与热爱大自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