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温柔的坚持

期次:第505期    作者:记者/马睿   查看:29

杨敏老师 (右)



  任教之初:自省与探索
1987年至1991年,杨敏在安徽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专业就读本科,1991年至1993年于我校新闻研究所就读双学位,1993年留校任教。在当年的校园里,杨敏与同学们年龄相仿,常被误认为学生。她穿着不算时髦,但上课方式却很新潮——英语话剧演得好的小组,会有机会赢得当时最流行的“后街男孩”卡带;课文背得好的同学,会有机会拿到最热门的电影票、最畅销的新书……而这些“奖品”都是杨敏用自己工资买的。现任人民铁道报全媒体采访中心副主任的和平回忆起当年的课堂,激动地说:“我还清晰地记得,杨老师能神奇地把英语课上成世界文化联播,不知道她怎么备的课,每节课都有海量的知识讲,精彩到我们舍不得下课。“而杨敏却觉得自己对不起那时的同学们,“其实那时候我真不知道怎么去教书,好像无知者无畏,当时也没觉得自己不行。”她认为自己教学初期还存在很多不足,好在年轻人的热情弥补了这些地方。经过深入的反思和自省,杨敏决心探索新的领域,她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全面的学习以提高英语和语言教学理论水平,并长期追踪国内外有关英语教学的期刊。Harm-er的《怎样教英语》,H.G.Widdow-son的《语言教学交际法》,H.H.Stern的《语言教学的问题和可选策略》等著作令杨敏豁然开朗,慢慢地,她发现这些经典甚至已经融化到自己的血液里。经过几年的努力,当杨敏感觉有些自信和底气的时候,另一个挑战却开始了。
你的名字:创造归属感
杨敏曾在《南方周末》上读到一篇名为《大学校园里的“无名氏”》的文章,她发现原来很多大学生感觉老师不认识自己,在校园生活中没有存在感和归属感,于是开学第一堂课时,她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书的封面上,然后将书举在胸前,杨敏拿起手机开始录制视频,镜头对准哪一位同学,他就要对着镜头将自己的年级专业姓名大声说出来。课后,杨敏会反复观看这些视频,用她的话来说,这就是她的复习,她受不了教室里坐的都是无名氏。她说:“如果说谁想说话的时候,我就能把他叫起来,他也挺高兴,我也挺高兴的。”
  对于杨敏来说,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一是无形之间形成了一种约束力,掌握学生的情况对于她的教学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能够带给同学们极大的归属感和信任感。2018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郭紫仪同学说:“刚开始面对镜头觉得有点尴尬,但是当上第二节课的时候,发现老师真的把我们很多人的名字都叫出来的时候,还是非常开心的,可以体会到老师的用心。我们也可以在老师面前更加自信了。”
开卷有益:书本结合实际
杨敏非常注重学生的阅读。她给学生推荐了大量的书目,也非常注重推动学科活用的循环,希望学生们能一边学一边用,读书不能“雨过地皮湿”,仅仅流于表面,而是能够活用起来。
  “只要一提起读书,杨老师的眼睛就亮起来。那时下课后,她会把我们带到家里,把书架上一排排书借我们看。从古典文学到世界名著,从周刊杂志到畅销小说……大家想看什么都行,只要记得看完来换新一批的书。”1999级新闻专业的和平在学校本科硕士共读了七年,也在杨老师家里读了七年的书。早已结婚生子的她,有天突然收到快递,一个特别沉的纸箱,打开一看,竟然是杨敏寄给孩子看的绘本,收到书的那一刻,和平的眼睛湿润了。
  “杨老师有着独特而巧妙的诠释方法,以至于集体备课成为大外部教师翘首以盼的事情。”大外部侯红霞老师这样说,“她不但英文专业知识能力超强,中文功底也同样深厚,经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我们作为同事恨不得时时刻刻拿着笔记本记录。和她聊天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享受。”
人生渡口:谢谢你摆渡人
1993年至今,杨敏任教已经25年,她将自己这25年分成三个阶段,大概每八年一个阶段,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教学风格有了很大转换,对时间与生命也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每个阶段,她都有所变化、有所升华,但她的善良与温柔始终如初。
  “我有幸获得了杨老师的奖励”,1999级戏文专业的李文宁说起这些,眼里充满着荣光。她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一盒“后街男孩”的卡带,这是大学时代最珍贵的礼物,也是改变她人生的馈赠。她说:“杨敏是我的恩师,在我最困难、最迷茫的阶段,是她用知识、智慧、阅历和一颗慈母般的心让我顿悟、成长,让我学会与人为善,学着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杨敏老师,就是我的摆渡人。”
  直到现在,杨敏依然是学生们心中的“知心姐姐”,她喜欢和年轻的同学相处,喜欢从他们身上发现新鲜的事物和想法。她贯穿始终的这种善良与尊重,希望发现一个人,改变一个人,对她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他们其实给我很多帮助,我有时候觉得我怎么这么幸运,其实我也没干什么。”杨敏带着春风一样和煦淡然的笑容说起这些,阳光穿过她身后的窗子,窗外的杉树上,一只灰喜鹊飞来落在树梢。明年春天,远处的核桃树又将结满核桃,好像生命总是那么坚韧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