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探索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规律

    实践探索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培养规律——三论2019年艺考重大改革精神   在学校2019年艺考各项改革举措中,最具突破性的改革当属为专业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开设“绿色通道”,同时通过实行多种录取办法,让真心热爱艺术、真正优秀的考生敢于报考,让真正具有培养潜质的各类考生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得以最终录取。这一改革举措从理论上拓展了衡量评价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视野,更从实践上对如何选拔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选拔艺术类专业人才虽然考虑到了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和艺术类考生的特殊性,采取了种种措施提高艺术类专业人才选拔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比如额外组织艺考(包括省级联考、招生单位校考等)、高招单独划线、实施单独批次录取等等,这些举措对选拔优秀艺术类专业人才、提高艺术类专业教育质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毋庸讳言,这些措施更多着眼于“程序”和“技术”层面,或者说是公平性和操作性层面,还没有很好解决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更实质更深层的问题,因而也一直受到各方的诟病,改革呼声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我们认为,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必须首先要遵循且做到,这是国家招生考试的政策性原则性要求,不能有丝毫的模糊和折扣;多年来证明行之有效的举措也必须坚持,它们是艺考招生考试的实践总结、经验结晶。除此之外也必须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结合人才成长需求和考生群体(个体)特质,应该且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更大胆的实践探索和更具指标意义的突破,其核心就在于改革必须着眼于“质”的层面,而非仅仅是程序和技术层面。何谓“质”的层面,概括来说就是改革必须以“人”为最重要考量因素,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让招生单位招到最优秀、最合适、最具备培养潜质的艺考生。  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不同于普通类专业,对考生的艺术素养要求突出,专业培养也有其自身规律,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古今中外很多艺术大家、艺术天才乃至艺术怪才往往不是靠“一个标准”选拔出来的,也不是靠“一个模子”培养出来的,他们身上往往体现出更为独特、更为鲜明的个性,有些甚至在人们看来很怪异的性格、行为,在艺术家的身上却显得很自然、很和谐。比如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史载其“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就是鲜明的例子。  本着这个思路和实事求是原则,中国传媒大学对艺考进行了更多“深层次”的改革,如考试内容改革方面,自2019年起要求所有考生无论报考何种专业,均须在初试环节参加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同时,初试在原有语数英考试类别的基础上,增加文史哲类别,考生可自主选择其中一种类别参加考试。这一举措扩大了考生的选择面,有利于考生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也有利于引导考生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人文底蕴。更具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在于,根据专业培养要求和考生实际,允许报考部分专业的考生在初试期间提交作品,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作品进行评级,根据不同等级对考生进行奖优罚劣。比如作品被评定为“优秀”的考生,经学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专家委员会认定,无论其文化素养基础初试成绩如何,都能够进入复试;作品被评定为“良好”的考生,对其所报专业初试合格标准下调10%;而作品被评定为“不合格”的考生,经学校艺术类招生考试专家委员会认定,对其所报专业初试合格标准上调5%。  显而易见,这些前所未有、堪称“大手笔”的改革举措是把“人”、把“质”(生源质量)作为关注的重点、改革的突破点,强调的是对考生文化素养的要求,突出的是考生有无培养潜质。从更深层次上来说,它直接触及到艺术类人才选拔评价的标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改革风向标的作用,必将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力与辐射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艺术类人才选拔评价标准非一言所能尽,也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但是却可以通过实践来探索、检验。中国传媒大学的改革举措也是将实践探索放在首位,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将改革做实、将标准落地,通过实践探索得出标准、检验标准,深化对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和培养规律的认识,最终实现考选规律、培养规律与评价标准理论的升华。这也是这次艺考改革的理论价值与社会意义之所在。  学校实施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以来,有些举措得到了实践验证,有的尚待检验,比如所有考生必须参加文化素养基础测试,在初试环节增加文史哲选择等等,考生选择了坦然接受,将近5万名考生报名,超过1.6万名选择考文史哲类别,整体到考率超过了93%,创下历年来最高。再比如允许部分专业考生提交作品,实行“奖优罚劣”,考生也没有望而却步,反而是数千名考生提交了作品。这一方面固然是考生自信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考生对“奖优罚劣”改革举措的认可,改革的导向作用得到了发挥。至于采取多种录取方式,考生更是欢欣鼓舞,因为这些录取方式体现了专业要求差别,正是考生所期盼与渴求的。  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涉及到广大考生切身利益,涉及到如何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的大问题,政策性、原则性、导向性非常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改革,也一直鼓励各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实践。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承担着培养优秀艺术教育者、创作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责任,愿意先行先试,通过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实践,探索高等教育艺术类本科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特别是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进行探索,做出贡献。

  • 教育公平不能只靠技术

    教育公平不能只靠技术   近日,《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一文引起舆论热议——248所贫困地区的中学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成都七中同步上课,最终走出了几名清北学子。不少读者呼吁在全国推行网络直播授课。  感动的热潮退去,理性审视便应回归——我们不由得追问:仅依靠一根网线,社会就能走向教育公平吗?  教育应是“因材施教”,而非以技术单纯复制。网播班的成员固然是各贫困地区中学里的佼佼者,但相比就读于成都七中的学生,仍天然存在较大的基础差距,一旦跟不上授课进度便很难赶超。因此,单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地复刻七中的教学模式难以在贫困中学中实现原有的效果。直播所能改变的仅是知识输入,如何将知识吸收消化、如何组织师资力量、如何扩展课堂外的教育资源等问题,都远在技术所能解决的范围之外,同时却是实现“因材施教”、走向教育公平的关键。  网络直播教学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得以在课堂上与优秀中学共享教育资源,并由此开阔视野、得到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但这显然是不够的。技术带来的改变应当是一个开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日,它引起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注,而这之后的变革则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完成——重视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的倾斜,改善提高教师待遇和教学设施的建设,以待遇留住师资,以师资留住生源,由此保障教学质量和成果;同时,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步步为营地缩小贫富差距这一根源,为乡镇学生一步一步铺就走向远方的道路。  教育公平不能只靠技术,但希望这一星星之火,能有燎原之势。

  • 大学“网红”特色课关键在学生需求而不是噱头

    大学“网红”特色课关键在学生需求而不是噱头   12月30日,天津大学首期“燃烧我的卡路里”21天训练营结束,选课学生上秤参加“结课考试”。  减肥课刷屏并不令人意外:这样的课程设置恰好迎合当下流行的减肥健身、健康生活的热潮。于学生而言,学业压力大、饮食不节制,加之缺乏专业有效的运动指导,减肥课恰恰击中了大家的痛点,也契合学生现实需求。  学生并非全都不爱动,有时只是缺乏专业引导。天津大学的减肥课设置五位任课教师,通过科学训练、合理膳食、心理辅导三个板块进行精准指导,还根据瘦身成果进行奖励。减肥课不允许学生采取极端手段,强调以科学运动和平衡膳食达到“健康美”;从心理角度出发,指导学生调整健康自信的心理状态,从身心两方面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减肥课,事实上,很多大学也都开设了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例如浙江大学的炼丹课、西北大学爬树课、福建师范大学“先秦穿越手册”课程、中山大学“哈利波特与遗传性”课程等。  特色课程的大量涌现,是高校教育应对时代发展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在特色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由兴趣出发,驱动内生学习动力,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当前各高校设置的特色课程层出不穷,但良莠不齐,其中有精品课程,却也不乏一些一味追求曝光的噱头。通过设置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但若是人为地生硬设置一些“有意思、没意义”的“网红课程”,就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演变成缺乏内涵、哗众取宠的无聊之举。因此,高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应当严格进行课程审批,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加强课程创新的同时,不能突破教育底线,要让特色课程切实办出特色、办出实效。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真实需要多维还原,生产数据新闻切忌迷信数据,要在看到数据展示的“事实现象”之外,寻找可能的原因。——“解放日报·上观新闻”app的记者戴玉在第4期“白杨·数享会”上阐释展现数据与具体采访间的相互补充功能技术能不能发展有时候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这需要创新环境、市场牵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甚至有时候市场等因素更为重要。  ——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在新闻学院“传媒人系列讲座”中谈“技术”艺术史是没有鸿沟的,在欣赏的时候不应该带着刻板印象或尘世的要求,产生不懂、好奇或者说无法进入作品的感觉也是正常的,从本质上说艺术是一个人的认知,与作品对话,其实是与创作者交流。——艺术家陈萧伊女士在新闻学院“新锐摄影师系列讲座”中如是说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走进社会,发现问题,还要梳理正确的观念去正视问题,以建设者的目光、积极的心态推动社会的进步。——陈作平教授在“子牛杯”社会调查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如是说在业界前沿,好记者讲述好故事、好作品呈现好故事,通过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构筑了立体多彩的新时代、新景象。——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在“2018可视化传播峰会”的发言中说在目前这个时代,唯一拥有机会的方式是让自己不同。——我校校友白岩松在“年度演讲——岩松对话‘z时代’”中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