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半生 驻外记者路 ———记传媒人系列讲座之马晓霖“驻外记者的工作模式和条规”

期次:第415期       查看:40

  □记者李怡涵11月23日19:00,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传播系学生会主办的以瞄准传媒业界、推介专业思想、分享学术成果为宗旨的传媒人系列讲座第87场“驻外记者的工作模式和条规”在我校1号楼515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的受邀嘉宾马晓霖历任新华社驻科威特、巴勒斯坦、伊拉克记者,新华社国际部国际观察编辑室主任、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环球》杂志总编辑,大旗网总裁,博联社总裁。他从事新闻工作16年,被评为“新华社十佳记者”、“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五获新华社一等新闻奖,三摘新华社“社长总编辑奖”,夺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国际新闻奖和2001年中国新闻摄影大赛铜奖。
  “知识改变命运,付出定有收获。”马晓霖以这句话为开场白讲述了自己49年的个人经历。在大约两个小时的讲座中,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言辞向大家介绍了传统媒体的驻外采访、个人的驻外经历、驻外记者的素质及驻外八大关系等内容。不仅让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驻外记者的工作,更让大家看到并思考一个真正的新闻人应有的勇气与担当。
  枪林弹雨,险象环生“危险、生死在新闻行业中都是家常便饭,要做这个行当很荣光也很有风险、也很神圣,大家要有心理准备。”马晓霖感慨道。
  作为全球媒体中唯一常驻巴勒斯坦被占领土3年之久的记者,马晓霖目击巴以从启动最终地位谈判走向大规模流血冲突;在驻伊拉克记者时担任伊拉克危机报道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伊拉克战争信箱、亲上前线参与采访报道。在驻外采访的第一线,他曾无数次踩在生死的边缘。
  在马晓霖看来,加沙是生活的炼狱、新闻的天堂。“艰难困苦,孤独劳累,危机四伏,心灵磨难”是他独守巴勒斯坦那段岁月的整体概括。在加沙生活时,三年断电断水,生活条件极差,还时刻面临着危险。“有一次子弹就从我的裤子下面穿过,那时我真的恐惧到差点尿裤子了。”马晓霖坦言自己的“惊魂”经历。此外,他还曾经遭遇大火、深夜被哈马斯围困、亲眼目睹70枚导弹落加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那里人命如草芥,遍地都是尸体。他曾参加过一个父子三人的葬礼,父亲是加沙的一位炸弹专家,从而成为了敌方轰炸的目标,两个孩子也受到了牵连。马晓霖亲自去看了他们的尸体,遗体的惨状让马晓霖压抑已久的情感终于崩溃了。“我拼命冲到街边大叫‘我不干了!我要回家!’”
  但发泄只是一时的,即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仍拼命地工作,经常两天两夜不睡觉,外文稿发稿数量、持续三年居新华社各分社之首,中文通稿稳居榜首,所报道的中文消息95%以上被央视采用。
  “千里走单骑,枪患猛于虎,抢劫如家常,遍地起狼烟,酷夏很难熬”,马晓霖这样总结在伊拉克的采访经历。
  在回答观众对于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问题时,他说:“说实话,我们在外面也哭过、崩溃过,当我走在加沙的海滩上时,天空中只有云彩、太阳、偶尔飞过的F—16战斗机,连一只鸟都没有。在这种环境下生活,要有理想、有追求,要相信自己的坚守是有效的、是值得的,要对得起新华社对自己的信任、对得起这个地方。”
  传授经验,指点迷津结合自己的驻外经历,马晓霖指出“做文武全才,应付多种角色;知识全面,采访无所不包;外语过硬,适应异国他乡环境;品格过关,抵御各种诱惑;身体强健,有爆发力和耐受力;心理健康,能够自我调控平衡;养成良好习惯,严谨认真”是驻外记者必备的七大素质。同时他对驻外记者应处理好的圈子关系、采编关系、内部关系、局域关系、对外关系、动静关系、学业关系、家庭关系等作出了说明。
  在回答观众的问题时,他强调了一个驻外记者合理安排工作的重要性。“大量消息面前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量,要分清轻重缓急。先快速发外文中文新闻,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深入挖掘。在新闻产品生命周期中,重大事情先发快讯。往后紧迫感下降、细节感增强,比的更多是细节、独家视角走向。”
  敢为人先,不断突破马晓霖在担任《环球》杂志总编辑时,将这本陷入困境的老牌杂志改造成颇有影响力的时政双周刊。2005年,他却毅然辞职,到只有十几个人的创业型网站大旗网担任总裁和总编辑。2007年再次另起炉灶,首创实名制博客博联网。在那个互联网并非如此发达的代,他却敢于进入互联网行业,率先探索。
  在接受记者关于为何敢于率先进入互联网领域问题的采访时,马晓霖表示自己在新华社工作时就做了好多开拓性、挑战性的工作,“我最坏的打算是做一名会两门外语的教授出租车司机。”他认为职业没有高低之分,快乐和自由是最重要的。几年的驻外经历让他明白人要把名利看淡,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不同的生活比结果更有意义。
  最后,他以这样的话鼓励大家:“我不怕失败,失败不重要,天也塌不下来,地也陷不了。对我来讲,努力了、付出了是最重要的,结局达到预期目标最好,达不到也没关系,要拿得起放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