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线”中激活兴趣

期次:第415期       查看:44




  □记者陈泽西赵玉冰黑暗的教室、播放着大卫·科波菲尔魔术的大屏幕、围坐的同学……这是在开期末茶话会?还是老师为同学们开小灶放松?不,这是13照明班的光线语言导读课。打破大家对“导读”课“枯燥、乏味、照本宣科”的定式思维,戏剧影视学院的张林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门新式的导读课。
  周一下午,记者一走进张林老师的光线语言导读课教室,就被教室中摆成U字型的桌椅吸引了目光;同学们被分成“化妆、布景、导演、灯光、服装”五个小组围坐在桌旁,聚精会神地观看大屏幕上播放的视频。而视频的内容正是之前提到的大卫·科波菲尔魔术秀,其中包括了脱逃、移位等大卫·科波菲尔的经典魔术类型。张老师要求同学们以自己所在组的视角来观看表演,思考并回答黑板上的若干问题作为随堂作业;播放过程中,张老师也在某些关键片段上演时为同学们引导思路。
  紧跟在魔术鉴赏之后,则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体验,内容是“如何在水不溢出的前提下,在满水的杯子中加入尽可能多的大头钉”。在公布体验内容后,张老师又做了特别说明对同学们加以引导,“我希望大家的体验的过程首先是进行头脑风暴,然后第二步进行思路辩论,第三步管理创意并实施,最后再分享经验与教训。”张老师接着意味深长地强调:“同学们要注意光线的作用。”
  随后同学们分为男女生两组,迅速进入了状态。男生组马上领会了张老师的“暗示”,以手机闪光灯照射水面,关注水面张力变化,从而调整放入大头钉的速率和位置。女生们也随后进入实践,两组像是进入“拉锯战”一般,钉子放入的数字互相赶超。同学们统统围在一个小小的玻璃杯前研究、讨论和尝试。一天的学习将要结束之际萌生的疲惫渐渐被同学们抛在脑后,每一个人似乎都把头脑投入到那一杯澄澈的水中,随水波的荡漾而波动。最终,女生们凭借放入钉子数目最多获得了胜利。
  因为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课,张老师在课程尾声走到同学们中间,对这门课程做了结语:“光线语言导读的不单是这门课的内容。我们想通过这门课让大家了解,你们未来的专业学习到底有多大空间。回顾以前课堂上做过的所有项目,你们是不是也有一些感悟?……从我们的团队熔炼,到激发我们的艺术直觉;从我们最开始对创作的初步接触,到最后体验到团队创作的活力……”张老师希望通过这门导读课为同学们打开照明艺术的大门,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干活的技工,而是设计师。”
  光线语言导读是由张林老师申请开设,院系其他多位教师一同执教的一门新课程。这门课的开设可以说是张林老师多年构想的一个初步实现,他希望以这门课作为专业的第一门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活每个同学的潜在能力,并使他们建立团队意识,调动更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提升专业敏感度。
  张老师不希望同学们像一个“水桶”,老师去倒知识,他们才接住。而是希望通过课堂上丰富的体验和互动让同学们自己体会,主动学习。张老师很中意体验式教育,也很高兴地告诉记者:“我的课上从没人睡觉。”因为在互动多的课堂上,同学们自主参与度很高,而不是“消极怠工”等待“填鸭"。
  谈到该课程的发展时,张林老师认为:课程的改进一定要符合每级学生的不同水平和素质。“比如14级开始招收有艺术功底的同学,与13级学生不同,他们接触到事物首先想到的是体现画面感;这时我就会首先激活他的‘人’,然后再谈学技术。其实把‘人’激活,同学们自然就会自己去找一些东西来学习,这就是我总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常珺宜同学在采访中表示很喜欢这门课的授课方式,她说道:“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这门课程也让我熟悉了班里的同学,融入了班集体。”
  此外,张老师还提到要再向学院申请开设一门“光环境设计”,主要关于城市灯光设计,而灵感则来自张林老师近3年的欧洲访学。所谓“城市大舞台”,照明这一专业一直把着眼点放在表演舞台上,而忽略了城市这一最大的舞台;国外很多设计师都关注着中国这片大市场,可是我们国内却缺乏这方面教育。而光环境设计课,也许可即将弥补这个空缺。
  充满改革创新精神的老师、不同以往的授课和培养方式、不断地总结和改进,相信照明专业的课程设置一定会有更多、更大、更令人耳目一新的进步。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