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住真相不放弃 ———记传媒人系列讲座之记者崔木杨”新京报式的采访与突破”

期次:第412期       查看:49

  □记者蓝梦婷10月17日晚7点,我校“传媒人”系列讲座第84场“新京报式的采访与突破”在我校48教举行。此次受邀嘉宾是《新京报》记者崔木杨。其代表作品有《中国公民在缅甸赌场被绑架》,《烟台东汪庄格村选举风波》等。作为一名深度调查记者,他为了寻求真相,追寻心中的新闻理想,曾多次冒险深入调查现场。被称为新闻自由征程上的“约翰,克里斯多夫”。
  当晚的讲座中,崔木杨以其简练、诙谐的风格,配以鲜活的采访故事,生动地诠释了“新京报式“采访。在他的阐述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专业新闻人的职业技巧,更是对新闻真相的坚守和在此过程对社会伦理不断的反省与叩问。
  “走出来”的采访“在现代社会中,公众真正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精神的职业记者。”当晚,穿了一身笔直的黑色西服的崔木杨在开场后,便向在座同学们说了这样一句话。崔木杨强调,采访是“走出来”的,他以自己的经历提示着同学们,那些真正深刻有力并能影响大众生活的报道,是以记者们的艰辛跋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崔木杨向大家讲述了他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被派往绵竹的采访经历。当时,他与空降军某部前去救援被围困的村民。却没想到,接连遭遇暴雨,泥石流和山崩,让解放军们由“救援者”变为了“受困者”。经历了死亡的恐惧,连两只鞋底都被磨穿,他们最终得到直升飞机的营救。“随行的摄影师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崔木杨说,摄影师将内存卡紧紧握在手中,希望新闻资料在他死后能及早被人发现。如果没有记者们不惧危险,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也就不会有及时通过各种通讯方式传递到我们手中的讯息。
  态度决定一切幻灯片一张张地翻过去,在场的听众们就像乘上了“新京报”式过山车,在一个接一个的新闻故事中穿梭。无论是触目惊心的缅甸金三角赌场绑架案,还是中海油钻井平台停止漏油谎言,抑或是失控的夺命校车……面对采访现场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险境,记者们总能沉着应对、解决问题。
  回忆起采访黑龙江伊春空难事件,崔木杨说:“当时想采访事故中的幸存者,可上级领导不批准。”秉着“幸存者想说就说,不想说不会强求”的原则,他没有放弃。“于是我就想通过别的途径间接采访。”通过院长、医生、护士长、护士顺藤摸瓜,他巧妙地接触到了事故中的幸存者,完成了采访。
  讲座中,崔木杨向同学们展示了当时列的采访对象顺序图,展现了一个记者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时所应具备的冷静分析与沉着思考能力。“这篇报道是我们独家的,新华社的是转载。”说到这里他不禁自豪地笑了笑,记者这一职业带给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崔木杨向同学们讲述了很多调查技巧,包括暗访时要注意的事项,如何与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等,但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记者的态度,“如果你真的热爱新闻,你就会不畏险阻,勇往直前.”
  细节是特稿的心脏如果说采访是特稿的源泉,写作是特稿的灵魂,那么细节就是特稿的心脏。分享完有关采访方面的感悟后,崔木杨谈及了他对新闻写作中细节的理解,“它像蜘蛛网里蛛丝与蛛丝交织的接点,最富有张力和柔韧性。”
  接着他摘取了自己两篇报道其中一些段落,让在座同学们观察下面几处细节描写:“在相册的首页有一句她写下的话:张华,罚你永远爱我。”;“田爱华抓着儿子的手,拼命的往前奔跑……当警察找到他们时,田爱华终于放松地喘了一口气,‘安全了’”尽管由于描写过于细微受到了一些同学的质疑。但是崔记者真诚坦然地解释了他是怎样根据现场的情况和细致的观察来推理的逻辑过程。
  针对新闻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争议,即有些新闻因包含记者主观因素从而影响其客观性的问题,崔木杨分享了他的看法:“新闻的确会因记者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我们的职责就是用眼睛看到这些,然后传递给观众。”他补充道,”无论选择哪种角度,都不能违背真实性的原则。”
  在临近尾声的互动环节中,在场的学生纷纷以最近的热点话题、案例向崔木杨提问。他也对以后想从事新闻行业的大一新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多质疑,多琢磨,多写作,多交朋友。”
  当有人问及,什么才算是新京报式的采访与写作?”崔木杨略微沉思了一下,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回答:“秉承咬住真相不放弃的精神,敢于质疑一切权威部门,要走得远些,远些,再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