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 团队专访:在创作中“看见”

期次:第534期    作者:记者/杨乔羽 张婧怡   查看:214




  “您好,这里是110报警中心,喂,您在听吗?”“您好,我自首。”这是电影《夜奔》的最后一幕。11月20日,我校传神影像工作坊定期举办“影约新锐谈”活动,推荐学生作品公开展映和现场交流,旨在推动实践创作,发现和培育新人新作品。在活动中,学生作品《夜奔》的导演、来自2018级影视编导专业的辜宇鹏来到现场,和同学们进行作品内容和拍摄的交流。在这次分享中,辜宇鹏从主题立意、灵感来源、人物构建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对于影像的探索。
拍摄
在“困难重重”中坚持向前
作品《夜奔》讲述了一个逃犯在儿子新婚前夜致电后自首,并与过去、与自我和解的故事。影片充分刻画了一个普通人作为犯罪者的内疚和惶恐,以及作为父亲的爱和责任。
  导演辜宇鹏说,自己更容易塑造逃犯这一典型的形象,影片中也充分运用了跟镜头等,细腻地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人物很典型,我也一直想慢慢的尝试去做好类型片。”
  学生团队最初的组建,是源自一次视听语言实践课,课程的结课作业要求小组拍摄,辜宇鹏和他的同学们对于故事结构的想法不谋而合,继而组成了拍摄团队。“当时大家凑起来,提出了关于这个故事的想法,其他人也都很感兴趣,于是聚起来一起讨论剧本、改剧本。”辜宇鹏如是说。从10月份萌生想法到11月初正式剧本出炉,再到11月下旬为期三天的拍摄,这个故事才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
  影片的拍摄过程并不如想象中容易,用辜宇鹏的话说,则是“困难重重”。《夜奔》团队选择了朝阳区一个村子当作拍摄地,但村镇府和镇政府管理不同,拿到批复准许拍摄的文件之后,往往时间上就不太充裕了。“等这些流程走完了以后,已经到晚上11点了。”
  除了场地问题之外,拍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设备和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影片拍摄路上的“路障”。“拍摄的时候下了一场雪,我以为是会瑞雪兆丰年,觉得这个会有好的结果,但却不是如此。”辜宇鹏说道,“第二天早上去拍摄的时候,下了雪,地面的反光很重,可我们没有带滤光设备。”
  尽管如此,《夜奔》团队依然坚持了下来,保证了影片的完整度和精细度。在最初的构想中,《夜奔》团队只是想做中年逃犯和自己过去的和解的历程,而终版相对最初版本增加了儿子结婚这个情节。而谈到《夜奔》这个题目,辜宇鹏则认为,夜奔代表着主人公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他没有办法在艳阳天里行走,只能‘白夜行’。”影片中,主人公在暗夜中奔跑,似乎在逃离,又似乎在找寻。
故事
聚焦“被撞倒的人”
“当他拿起电话打给他儿子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太阳。只有那一刻过后,他才真正下定决心去面对自己做过的事。”辜宇鹏这样看待影片中主人公与自我的和解。
  《夜奔》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在人物塑造上用跟镜头等镜头语言充分丰富了主人公逃犯的形象和矛盾的内心。辜宇鹏说,他一直喜欢贾樟柯导演的风格。“他影响了我自己做的东西,我喜欢关注一些“非传统”人物。”小偷、黑社会,路边卖煎饼的大爷、几个在广东地区但不会说粤语的青年人……这些都是能够吸引辜宇鹏关注的角色。辜宇鹏说,他一直很认同贾樟柯导演的一句话:“时代社会列车不断前进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被撞倒的人。”所以他会更关注那些并不主流的群体,更想要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他们的困境,然后尝试对他们的状态困境作出表达。
  在被问到“电影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时,辜宇鹏提到了“创作”一词。辜宇鹏说自己之前尝试着创作散文和故事,但是却发现这些都没有影像的表达更直观。“我觉得每一份影视作品,其实都是导演或者创作者想要对观众述说的思想,述说自己的生命或者‘悄悄话’。”
校园
平台、视野与可能性
谈及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学习经历带来的成长,辜宇鹏认为除了专业知识外,还通过传媒大学的平台,跟随老师共同拓展视野,培养“发现美的眼睛”,看见了更大的世界。“传媒大学的平
台会让你主动的去关注一些你想要关注的东西,带你发现你更多的可能性。我觉得这也是传媒大学给我带来最重要的东西——拓展视野,以及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不管你再怎么跟住被摄者,不管是剧情片还是纪录片,不管和被摄者保持多好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终究会有差异。”提到记录,辜宇鹏很从容的谈道,“但是我们要做的其实也就只是更接近更了解他们。然后能够更准确或者真实的展现他们。我觉得这才是一个影视工作者最重要的事情。”
  最后,辜宇鹏也给喜爱电影、热爱创作的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影视行业是一个需要激情的行业,既然选择了热爱,就要去多拍多做,不管任何形式,做好一个表达者就可以了。“就算是用手机,只要能够表达出你想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朋友圈的背景配图里,辜宇鹏放了用来自勉的一句话——“我的工作是即使在黑暗中也可以看见,成为第一个可以看到即将被创造出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