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有关负责人就研究生教育改革答记者问

期次:第527期       查看:90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8月3日,中国传媒大学召开研究生教育会议进行全面部署,推出研究生教育改革重大举措,覆盖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设置等诸多方面。改革举措发布后,社会关注强烈,反响热烈。为更好地反映改革初心、原貌和本质,回应社会及广大考生关切,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1、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7月29日召开,8月3日学校即召开落实会议,推出了全面改革举措,可谓“何其速也!”请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答: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顺应新时代发展形势,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全面启动并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把改革作为提升质量的动力与有效抓手。我校这次改革历时两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6月,主要是进行“四个一批”专业的初步改革,规范了招生的自命题制度,进行了以项目为主导的导师评聘改革。2019年6月11日,教育部翁铁慧副部长视察我校,要求我们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导师选聘、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有所探索和突破。学校党委当即成立专项改革小组,全面启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改革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攻坚期。
  专改组由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科研处、人事处、督导处、教务处等多部门人员组成,根据改革重点设立了五个工作专班:招生改革工作专班、培养与学位改革工作专班、导师评聘改革工作专班、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工作专班和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专班,每个工作专班又建立了若干个工作群,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广聚了智慧。
  专改组坚持问题导向,问计导师,得到了学校各层次导师的全员参与和积极支持,各位导师撰写提交了180余万字的材料;专改组还广泛深入调研了国内外上百所著名高校,充分借鉴中外高校好的经验做法,在反复讨论的基础上推出重大举措,形成了系列改革文件及实施细则。
  可见,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是神来之笔,更不是速成之果,而是建立在扎实调研、广泛吸纳各方面智慧、充分借鉴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教育先进经验基础之上的,各项改革举措与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要求高度契合,这让我们倍感自豪,也更加增添了推进实施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2、改革唯艰,成果来之不易。请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总体考虑。
答:我校这次研究生教育改革,牢固树立“四个坚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引领,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坚持精准思维、立破并举;坚持质量为首、落实为重。改革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聚焦“破五唯”,紧紧扭住招生考试、培养与学位、导师评聘、质量监控、学科专业设置等关键环节,破难点、去痛点、疏堵点、补漏点、除弱点、扫盲点,通过推出实施全方位深层次改革举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标准、符合全媒体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也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做出实践性探索。
3、招生考试改革涉及到千千万万考生切身利益,最受社会关注,也最具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学校这次改革提出了哪些重大举措,如何落实?
答:招生考试改革确实具有风向标作用,学校十分慎重,在反复调研、讨论吸纳国内外高校好的做法基础上,结合学校全媒体人才培养要求,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
  第一,考试是研究生招生的第一关,统考方面,国家有统一规定和成熟的考试制度,学校完全遵照执行,改革主要聚焦在自命题及复试方面。2018年,学校提出实施“五个一流”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第一个就是“一流生源”。一流生源如何选拔?关键在考试环节,考试是把多刃剑,既是“过滤器”,又是“防火墙”,还是“保温杯”,如何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通过考试招收到优质生源,这就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
  第二,这次考试改革主要聚焦招生环节长期以来的痛点、难点,包括各类研究生考生人文功底浅、写作能力差的积弊,考生专业能力、创新潜质和综合素质与全媒体人才匹配度不足,考试录取方式单一、“唯分数”顽瘴痼疾,等等。我们对考试环节进行了大幅度、大力度的改革,合理设置初试、材料评议、复试等环节的考核重点,明确初试重点考查基本功底和素养,材料评议重点考查综合素质,复试重点考查专业知识和能力,综合选拔优质生源。
  第三,在博士生招生考试方面,全面实施并完善“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加强和完善材料评议环节,加强对考生综合素质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大力改革初试(笔试)科目,设置学术写作、人文社科综合等笔试科目,加强对攻读博士学位所必须的学科基本素养和学术基本功底的考核;优化复试考核环节,在复试考核中设置学术答辩环节,加强对考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考查。同时,设置绿色通道,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
  第四,在硕士生招生考试方面,全面改革初试自命题科目,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为核心设置自命题考试科目,加强对考生基本素养和基本功底的考查;复试增加材料评议环节,明确初试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即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破除“唯分数”论;根据培养要求明确考核重点,学术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基础知识和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注重考查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强化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改革,初试考查人文社科基础和写作能力,材料评议考查综合素质,复试考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艺术硕士招生选拔模式,为严把入口关,保证考试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确保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4、从发布的改革方案看,培养和学位改革力度同样巨大,像是建立基本文献阅读考试制度、取消硕士生发表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等改革举措,广受社会好评。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答:培养是研究生成才的重要环节,优质生源选拔到了学校,如果没有严格规范、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同样难以成才。
  第一,培养和学位改革立足于分类培养、分别成才、中西结合、注重实际,可以归纳为七大创新点:
  一是新制度安排。制定修订了29个有关研究生培养和学位工作的规定及配套文件。
  二是新学制设立。延长博士生学制至4年,保证博士生提升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缩短专硕生学制至2年,还原专硕生培养本色。
  三是新培养起点。夯实培养起点,建立基本文献阅读制度,明确博士生、硕士生基本文献阅读数量与种类。
  四是新淘汰环节。设立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硕士生基本文献考试,畅通分流渠道、加大淘汰力度。博士候选人资格考试和硕士生基本文献考试均为3次机会,3次均不及格者,终止培养或实施分流。
  五是新课程体系。建立博士重学科、学硕重专业、专硕重实践的新课程体系,其中将《学术写作》课程落实到博士生公共必修课程,将论文写作课程纳入硕士生学位课程。
  六是新科研标准。规范科研训练和实践训练要求,设置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博士生参与教学实践、进行国家级项目申报书撰写;取消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要求学硕生参与论文写作训练计划,鼓励学术发表;要求专硕生参与实践基地活动、校企合作课题、专业创作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七是新毕业要求。分别设立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博士、学硕、专硕毕业标准。明确要求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两个学期,学硕生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0个月;规定文学类和艺术学类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不少3小时、工学类博士不少2小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少于1小时。
  第二,相关规定和要求,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博士生、学硕生的培养工作规定已经发布,均从2020级起执行;博士生学制、专硕生学制改革自2021级起执行。
5、导师作为研究生的学术导引者和人生引路人,对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极大,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明确要求,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不能因为导师自身问题“误了事业、误了人才”。这次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导师管理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的确,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导师的人品学识对研究生影响极大,将导师管理作为研究生教育改革重要内容,直面痛点、难点,体现了学校党委全面从严加强教师管理、特别是导师管理的决心和魄力。这次改革着眼建立新的研究生导师评聘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导师评聘体系采取评、聘分离原则。导师资格看学术水平,岗位聘任看培养条件。依照培养能力与学术水平,进行资格评审;依照培养条件,进行岗位聘任。实行动态化的岗位聘任管理,打破导师岗位终身制,淡化导师身份,强调导师岗位责任与条件。激励各个职称、年龄梯队导师的热情与潜能,激活全体导师科研、创作活跃度,解决研究生导师“一评定终身”之后工作懈怠的难点。
  第二,在考察评价方面,破除“五唯”,打破以往单一化的导师评聘标准。不止看科研成果,而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更注重对导师爱岗敬业奉献度、所指导学生培养质量的考察,以立德树人、培养质量为核心,奖优罚劣。
  第三,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实行多元化成果与代表性成果制度。导师资格主要看学术水平,实行参评成果“代表作制”,选择最能代表自身学术、创作水平的成果参评,避免低层次成果罗列堆砌。岗位聘任主要看项目,但也不唯项目,探索增值评价,实行博导岗位聘任重大预期成果制,激发导师科研动力、活力。
  第四,实行专硕导师组制度,按照“1+1+1”模式,即1名专硕导师、1名学硕导师和1名业界兼职导师联合指导的专硕导师组制度,分别针对专硕研究生的知识理论体系架构、专业技能传授、创作实践训练三个方面进行指导,彻底改变专硕生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不强、业界经验欠缺的痛点。
  第五,为艺术创作、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设立“专硕导师资格评审通道”,打破学位、职称、论文等条件限制,选拔具有丰富创作、实践能力与经验的教师担任专硕导师,解决长期以来学硕导师指导专硕生困难,而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却进入不了导师队伍的“堵点”。
6、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很多漏点、甚至盲点,这次改革在质量监控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新亮点?能否起到“红绿灯”“紧箍咒”的作用?
答: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内容,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建立覆盖全校博士、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三个层次所有专业研究生教育全流程、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体系。二是建立覆盖各层次所有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考核论文查重抽检制度,从根本上把控培养质量关。三是从论文开题到答辩的专家被列入学位论文责任倒查清单,并通过公开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倒逼导师对学位论文指导的责任心,建立导师和研究生的学术命运共同体。四是建立研究生教育数据采集与质量监控系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做到信息公开、实时审核、自动分析、动态预警,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五是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奖惩系统,通过对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在岗研究生导师的教育质量评价与奖惩,对研究生教育管理各环节实现有机融合。学校将通过严格实施改革举措,让制度措施真正起到“红绿灯”“紧箍咒”的作用。
7、记者看到,在公布的改革方案中,涉及到研究生学科专业调整内容,学科专业调整基于什么考虑?有哪些新举措?
答:学科与专业方向设置调整是今年研究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去年“四个一批”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对全校硕士专业方向设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调整,关停了17个专业方向,对47个专业方向进行了并、转和调整,重新规划设计了计算传播学、艺术传播学、媒介与国家治理、文化法治与知识产权等19个更加适应新时代需求,体现我校特色、学科发展布局和顶层设计的新专业方向。通过调整改革,阶段性地解决了专业方向设置系统性和前瞻性不足、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区分度不够,以及按二级学科招生管理的灵活度和时效性等痛点问题。
  学校提出,今后的学科专业设置重点放在交叉学科和智能媒体领域,集中力量发展一批国家急需、社会急用、引领前沿的新型交叉学科。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有条件、愿作为的教学单位主动开办建设交叉学科,建设成果突出的单位学校给予扶持,形成百花竞放、竞争发展的局面,破除懒政、荒政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