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媒”逐“马”,与党同行

专访优秀学生党支部书记王琳

期次:第523期    作者:作者/孙婷婷 冼晓晴   查看:191







  “紧张占30%,对在校学习生活的回顾与思考占30%,剩下的40%是对生活与教育中的幸福感”,王琳这样表述她的心情。12月2日在我校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王琳作为学生代表,向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汇报了学校发展变化中的学习收获与思考。17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她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干部的殊荣,荣誉的背后是她勤恳扎实的积累。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2018年11月28日,是王琳铭记于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这天,她通过了党组织的考核,正式成为了一名党员。关于入党的初心,她提到,家中多名长辈是党员,见证了中国从面临温饱问题到如今的蓬勃发展,并为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是她学习的楷模;同时对于她自身,从少先队员起逐步成长,吸收着党的知识养分,理想信念越发坚定,内化为信仰,于是在大一就递交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入党申请。
  人文学院党组织和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她成长的苗圃,谈及此次获奖,王琳感谢老师们对她工作的肯定与信任,她说:“这次表彰给我带来了鼓舞,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接下来我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积极的态度砥砺前行。”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首兵老师说,王琳是位踏实、有责任感的学生干部,在交代的任务中能够很好地与各方沟通,将事情落实而不推诿,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受到了学校党委组织部的肯定和表扬。
青年干部的修炼手册
在学院党组织被委以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除了老师的信任,与王琳自身稳扎稳打提升自己的努力也分不开。积极参与党团建设活动,负有使命感地去完成党组织的任务,学会认真严谨地处理档案,有时间观念,学会与老师、同学沟通,都是在不断锻炼中点亮的技能点,也是王琳同学对自我的约束与提升。
  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期学习中国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学院党支部的实践中,是王琳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中国和发展自身的方式。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给她提供了很多暑期实践的机会,例如今年暑期参加“迎七十华诞访大国工程传青马精神”社会实践调研,她和西部分队一同去贵州省进行对大国工程的调研和优秀党员的采访。在这次活动上,她看到共产党
人的信仰是通过怎样的一群人共同凝聚而来,随之形成思想的火焰,成为新中国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她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定位和目标。王琳说:“我会考虑到如何将吸收的知识外化成行动并应用于工作中,并与我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相结合。”她希望在中国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输出文化自信,让世界聆听中国声音。
  王琳提到,刘首兵老师给予她的帮助和指导,为她指明了工作的方向;也非常感谢熊星亮师哥在工作交接的时候的指导,让她明白了处理党组织工作时保持耐心细致,以维持工作的连贯和一致的重要性。而熊星亮这样评价王琳:她的综合素质很强,遇到不熟悉的问题能够虚心请教,吸收很快,后续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就可以独当一面,工作能力很强。
在教育中取得获得感
正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王琳随人文学院党组织参观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感受中国70年历史脉络下的变化。新媒体交互技术的使用,带给她震撼,也让她为学校自豪。不仅如此,陈列在展览附近的国庆花车,军人部队在拍照时露出的笑容,会让人不自觉地对这个国家心生崇敬,也对建设国家的人满怀感激。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来我校考察时,王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从学生角度讲述学校的发展变化。她分享了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成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的收获,同时也传递了我校在“奋进中传”口号下,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实践平台,带给同学们的获得感。
  最后,她给师弟师妹提出了关于时间规划上的建议——不要急于施展能量而加入过多组织。“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去平衡好所有的工作。然而探索是必要的,不可否定的是每一个组织你在参与的过程当中,都会收获到不同的能量和知识。”在把个人学业放首位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挑选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把握内心最渴望的,是王琳的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