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期次:第497期       查看:76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


2017年5月研究院组织的雄安新区百人大调研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首任院长范周 (正中) 带领团队在雄安调研
  “地处定福庄, 扎根在北京, 服务京津冀, 面向全中国。 ” , 范周院长笑称文化发展研究院 “坐在定福庄, 胸怀全中国” , 在十多年的潜移默化中积攒的丰富经验为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的创立备足了功课。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兼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 (左二) 在连方书社


最新一期的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 (第5卷)


研究院学生在街头采访市民


调研团在昝岗合影留念


“每一个人都是雄安文化DNA的构成”
另一位参与调研的硕士研究生王若晞心里还记念着的是安新县大王镇北六村房梁上的那些燕子们。“十年前,燕子衔泥在北六村一家服装厂的房梁上筑起了燕窝,陪伴了服装厂多年来的起起落落,如今新区建设,这些燕子要迁去哪里呢?”北六村服装厂的一位老板向王若晞感慨道。
  20世纪80年代,北六村开始了服装业的生产,最初只能帮北京厂商做加工的小工厂现已发展成产品远销俄罗斯等地的服装贸易产业,大大小小的服装生产车间遍布整个村落,支撑起了北六村的格局经济,服装产业也凝聚了所有北六村人创业奋斗的情感。“谈到未来,服装厂的老板称,如果拆迁自己会很舍不得离开,这样的忧思触动了我,如同燕子一样,雄安新区的人们眷恋着这片成长的乡土,不管新区如何举世瞩目,不管安新县、雄县、容城怎样成为千年大计,在雄安人的心中,抹不掉的乡愁是绵延一生的记忆。”王若晞说,经济与精神、乡土与乡情是雄安新区在拆迁、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雄安新区发展的研究过程中不能缺少乡情和文化,要为乡亲们保留心灵的寄托。
2017年7月11日,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教师带领11名本科学生赴河北容城县马庄村调研,正式开启了《“留下乡愁·放飞梦想”雄安新区村史建设行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团队接受了口述历史专门培训,中国传媒大学各学部院也协助完成了团队摄影、采访、调查等各方面培训,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的师生团队还将于2018年暑期进驻雄安,运用无人机来拍摄《雄安相册》。跨学科、跨学院的融合团队正在集结待发,向雄安的前世今生求索。
  “村史建设的目的是尽可能为开发后的雄安记录和留下它原始的文化风貌,记录和保护雄安的历史文化。”调研团队成员、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党委副书记兼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就将一门“现挂”的手艺记录进了雄安的“文化清单”中。
  走进雄县的连方书社,70多岁的赵连方老人用一段即兴的唱词表演迎接了调研团的造访,节奏明朗,出口成章,惊艳了调研团中的每一个人。这是雄安当地一位出色的曲艺大师,擅长说唱、评书,是非遗项目“赵氏西河大鼓”的传承人。老人从小学习说书,在旧时的村庄四处卖艺,挨个走遍各个村庄后所有背下的既成书词便都说了个遍,于是为了表演的新鲜,只好根据现场情况即兴编词,时间久了,竟培养出一手即兴说书的“鼓书现挂”绝活。如今,70多岁的老人还活跃在微博、直播等媒体平台上,将自己的传统手艺展示给年轻人看,努力传承着说书唱曲的古老艺术。
无奈的是,随着城市生活和环境的改变,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已难以为继,老人曾赖以谋生的“现挂”手艺面临着无人可传的尴尬。“现挂技艺的消亡会让人感到难受,在地文化的持久传承对雄安来说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未来雄安城市形成,而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荡然无存,那对于雄安将会是难以修复的缺憾。”卜希霆感慨道,只有记录并保护这些文化,未来的雄安人民才能永续“乡情”,永闻“乡音”,不忘“乡愁”。
从2017年的4月初到7月末,研究院先后组织了7次大规模调研,共计300余人赴雄安实地进行考察,走访3县48个村庄,27家企业(含工厂),召开35次座谈会,走访了手艺人、书画家、村民、渔民、干部、医生、教师、失业者、外来务工等231人。调研团尽可能将调研的触角伸展到雄安的每一处角落、每一类人群,“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录,雄安的建设有当地每个人的参与,影响着每一个人。未来雄安城市的发展规划也应该包括每一位雄安人的进步,他们的发展也是雄安发展的重要成果。”古迹遗址、非遗文化、乡村艺术以外,调研团也记录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说:“每一个人都是雄安文化DNA的构成。”
  2018年5月,调研团又一次走访雄安,新一轮的调研工作在雄安大地上再度拉开序幕。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0余篇调研手记,45篇调研报告,8000余张影像资料,五卷本178.2万字《雄安新区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包括国内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对象的首部学术论文集——调研团走过的雄安路跃然纸上。
此外,2017年7-8月期间,研究院师生还完成了对国内18个新区的调研,并与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合作,选择了当前较具创新性和可借鉴性的15个国际(境外)新城新区,就其城市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政策创新、创意阶层培育等领域开展深入考察。
  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院承担了多项国家部委对雄安新区的专项研究课题,包括文化部和国家发改委委托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雄安新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雄安新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战略研究》等,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协同发展的高度,为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要让它生根、开花、结果。”范周教授十分重视实地调研。在他看来,应用科学、人文教育一定要做应用性研究,扎根实际、研究本体,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从点滴的行动、项目、建设出发,才能在拥有理论高度的同时,又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把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送到了鲜活的调研一线,看着在走访过程中因为村民生活的困苦而落泪的学生,听到调研分享时有学生说“我生长在西北的农村,从来不知道中国华北的农村是这样的”,范周教授感到很欣慰,中国农村的发展差别之大是在校园生活中的学生们难以想象的,而这些感受他们只能通过实践自己去获得。
  “调研让我们走出课程,走出校门,走到了一线,也走进了生活”,徐妤函将自己最大的调研收获归结为课堂的延展,在调研过程中自查已有理论知识的漏洞和短板,到第一线探寻、验证研究理论,获得更加真实,也更加可信、更有温度的研究结论,“注重调研,注重一手资料的搜集,”这些在课内常常敲打耳朵的道理,最终在调研中浸润到她的心里。
  “挑战与持续的激情是雄安调研带给师生们的更大收获。”卜希霆老师评价,师生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就自觉地认为自己调研中的思考可能会影响雄安的未来规划与建设迈出的每一步,而这正是给予师生们深入研究与思考雄安的最大动力。
最后一站来到昝岗,调研团在一片麦田前集合准备返回学校,范周院长提议在那片小小的空地上拍一张合照,合影完毕,他让师生一定珍藏好这张照片,因为几年后这个地方会变成一座城市,他们所站着的昝岗在2020年将会成为亚洲最大的高铁站。“若干年后,背景会改变,我们的年纪会增长,但我们参与其中的记忆会一直留存,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