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汉字故事 品中华文明

——有感于朱岐祥教授讲座

期次:第495期    作者:文/孟然   查看:302









  小时候的语文老师让我们用铅笔写字,一笔一划,工工整整。长大了,字写得龙飞凤舞,草草填充完作业本,练习册。“书写汉字”在长大的时光里仅仅成为我应付作业的手段。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汉字,但是从来没想过这个字为什么长这样,这个字有什么意义。
  电子时代让我们疏离了纸质,忽视了书写。我们更多的使用手机,电脑,用机器敲打出整齐划一的文字。然而台湾甲骨学专家、东海大学朱岐祥教授的讲座,让我重新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我才发现,不光我们每个人有故事,每个汉字也有它的“前世今生”。
  朱岐祥教授先是带领我们梳理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汉字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又带领我们走入甲骨文,并将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文字做了对比。甲骨文自一八九九年发现以来,学术界一直高度关注和持续研究,学者们致力于在有限的资料中发现更多殷商时代遗存给我们的线索。甲骨文表现出来的美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画与写之间。这种朦胧之美、混沌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本源。这种美来源于甲骨文生动、有趣、质朴的造型,也是甲骨文的象形性与抽象性并存所引起的。我们可以发现,作为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甲骨文,很多文字见字即知意,不得不感叹祖先的智慧。
  我们每天使用的汉字,原来都有故事,都能够被解读。一横一竖皆是古老华夏文明的凝聚,方寸之间走出的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故事。
  象形文字非常奇妙的是,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到这些字符,仍然可以领会的它的意思。比如“鱼”、“象”、“山”等等。带领我们感受过甲骨文的神奇与魅力后,朱教授又讲到了另一个主题“由字根衍生看物质文明”。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即”和“既”,这两个字在今天仍会有很多人会混淆、写错,但经过朱教授的讲解,我想我之后肯定不会再记错了。“即”在甲骨文体系里写出来特别像一个人在吃火锅,这是我看到这个字的最直观的感受。其实这个字确实是一个人在对着食器用餐,“既”则是那个人与“即”中的人朝向相反,那是因为这个人吃完了,所以“既”本意为吃完饭,引申为尽、完的意思。而郷(乡)则是两个人对着食器吃饭,即为“围食”,引申为区域、地方。我不禁感叹,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包围着我们的文字,原来经历了这么多迭代,又承载了这么多故事,也不禁感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突然爱上了汉字,想去了解每一个它们。朱教授说,如果让他讲汉字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这才是真正“爱得深沉”啊。汉字故事之多,汉字文明之厚重,朱教授却都了然于胸,并不断传承和传播。我们应当感恩,像朱教授这样的人还在坚守,还保持着热爱。如果没有他们,属于我们的本土文化可能都在走向边缘化。经受五千年风雨洗礼的泱泱华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因为他们,才能在今天还保持着生命力。
  在走向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受到了太多文明的冲击。我们追求更先进的文化,我们包容更多元的文化,而根植于我们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文化,我们却不能给予它足够的关怀。是什么人在传承在传播呢?朱岐祥教授发出了感慨,更多的国外人士在关注我们的文化,而我们却没有正视它,没有主动地去感受它的魅力,没有接起传承与传播的重担。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在泛娱乐化的今天,我们应当去思考,我们将精力放在了哪些方面,我们把什么文化扣在了生活的重心?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了解,不关注,不传承,何谈文化自信,何谈复兴呢?
  面对文化交叉和融合的当代,我们既要博采众长,也要警惕同质化的危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我们未能发掘,未能感受到它们的魅力。在追求外来文化带来的新鲜的同时,在同质化问题严重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归到自己的文化中来呢?首先,从汉字做起,作为中国人,“提笔忘字”当是一种令人汗颜的事,花一些时间去了解汉字的故事,感受中华厚重且意趣的文明;提起笔来写几枚汉字,感受汉字之美。在未来,我们更应该将这种理念传达给自己的后辈,回归汉字,了解汉字,写好汉字,共同守护中华文化,这应该是一种新时代的美德。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