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极端个例引导舆论情绪

期次:第495期    作者:文/郭航   查看:111



  “交警暴雨中风驰电掣送高考生赶赴考场,提供雨衣给考生,可考生的衣服还是不可避免地湿了,被家长投诉。”警察自媒体@天中捕快将此消息发布在微博上并询问深圳交警的处理意见,迅速引发大量围观和讨论。很快,深圳交警证明此事为真,回应道:“查清了!要隆重表扬!”
  深圳交警的回应较为果断且符合大众期待,没有引起进一步的舆论发酵,但评论转发中仍有大量的路人愤愤不平,出现了“巨婴”“迟到了活该”等较为激烈的声音。回想这几年的一些舆论趋势和其他重大舆情事件,在对网友心情表示理解的同时,也应该警惕极端的个例过分影响舆论情绪。
  “新闻”本身需要新闻价值,因此,比起生活的常态而言,“异常”更容易得到报道和大量关注。社会新闻中,引起舆论聚焦和广泛关切的,往往是千万个符合主流价值和社会规范的普遍情况之外,偶然“失序”了的一两个。媒体的报道确实是客观事实,但也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这种原本低概率的“异常”,为受众营造了一个更值得焦虑的社会图景。从引发“扶不扶”争议的彭宇案、到层出不穷的医患矛盾、再到几起虐童事件,包括这次的交警送考被投诉,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倾向。
  以此次事件为例,当事学生的家长确实是吹毛求疵、缺乏起码的理解与感恩之心,其理直气壮的样子足够令人不齿,但这绝非正常警民关系的反映。绝大多数考生不会态度轻率、拿如此关系重大的考试开玩笑;即使突发意外情况,在受到警察帮助之后,也通常会向对方表达真诚的感谢。出于维护公共秩序的需要,高考期间考场附近交警的大量配置原本是常态,在警力尚属充足的情况下,帮助几个心急如焚的考生,近人情、有温度,某种程度上也算举手之劳。一件令人愤慨的个例,可以引发人们思考个体与公共警力资源之间的关系,这样固然是好的,但以此为论据、支撑一些“考试迟到是活该”“警察根本不应该管”的极端观点,就未免失之偏颇。个别上升到“民族劣根性”的言论,更让人觉得以偏概全、可笑至极。
  提到的其他几件事情皆然。对问题的直面和适当关注有利于引起公众的关注与讨论、促进社会的自我调节与制度合理化,但是过分的焦虑就会降低社会成员的生活幸福感、带来社会信任度的下降、引起更多不必要的对接成本。因为一个讹人的老太太导致人们不敢再扶摔倒的老人、因为个别不称职的医生让病人与医生势如仇雠、因为丧尽天良的虐童老师而否定其他幼教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这都属于由极端个例引导社会情绪后的得不偿失。
  作为媒体,对此类新闻的呈现侧重要有选择,分析报道要客观合理,而不是为了流量与关注度一味夸张化事实、挑动社会情绪;作为受众也要仔细甄别、合理解读,分清现实的生活环境与新闻信息营造的“拟态环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更要有一双能“雾里看花”的慧眼,才能避免被熙熙攘攘的舆论大潮带向未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