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出镜记者班:

培养直播新闻的专业人才

期次:第487期    作者:记者/王伊然 崔晗宁   查看:52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在百团大战现场,有一群人,手持小屏,有条不紊地邀请社团干事介绍本社团;在2017中传记者节现场,有一群人,言辞流利,落落大方,向观众介绍现场情况,在他们身后还有一群人在后台进行现场转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出镜记者。
你好,出镜记者班
这些出镜记者全部来自“出镜记者班”,即校电视台开设的一门叫做“全媒体记者现场直播报道”的课程。在这门课中,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策划直播、现场拍摄、记者报道、后台导播、图文直播等环节,运用轻量型移动直播设备,亲身实践,提高自身的直播策划与报道能力。从本学期开始,出镜记者班课程每周二晚上课,由校电视台指导教师黄俊香和张俊担任技术指导。
  出镜记者班十分重视动手实践的能力。2017年春季学期,我校电视台建立了国内首个高校媒体直播品牌——东街1号LIVE。团队成员大多是出镜记者班学生。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直播都是实践教学的过程。通过亲自做现场直播,学生不仅能够能积攒直播经验,更能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直播“百团大战“时,16级广告学的郭晓凤遇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自己太紧张,开场白练习了很多次,听到‘三二一’后还是头脑空白……中途说话也出了很多错,以后要多多吸取经验教训。”
  目前东街1号LIVE团队使用的是趣看公司提供的专业级移动直播系统,前方直播记者登陆“移动直播台”APP,拍摄画面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后方还可实现多机位切换、插入垫片、实时滚动字幕等功能。此外。团队还使用iPhone6及以上机型进行拍摄,采用手持云端等设备,不仅提高了直播的拍摄效果,也让同学们接触到了先进的直播设备。
  拥有经验丰富的老师、紧密合作的同学和专业的设备,东街1号团队中的每位学生都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我校16级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的赵东宇在实践过东街1号直播后表示:“在东街1号的练习,可以帮助我锻炼在镜头前的语言表达能力、遇事随机应变的能力。”
感受传媒氛围,学习专业知识
全媒体记者现场直播报道这门课程不仅对我校学生开放,外校学生也可以报名,参加面试。因此,除了我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出镜记者班还吸引了其他高校,如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的学生慕名前来学习。
  李婧航是北京邮电大学的一名学生,机缘巧合下,她从一名北大同学口中听到“出镜记者班”并最终来到中传,“在传媒大学的学习经历将一直存在于我的身边,是值得铭记的人生经历。”李婧航这样对记者说。
  在短短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李婧航对这门课的了解逐渐深入,她说:“最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我感觉是非常轻松的。不过到后来,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之后,我明显感受到了专业素养的差距。这门课不是随便听听,而是需要你用细腻的心去感受的。”
  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同学,李婧航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吃力。但由于热爱,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每周二晚上都坚持上课,等回到北邮宿舍时已是深夜。知道自己在直播实践方面困难较大,李婧航常常在课余时间学习新京报记者的直播、观看同班同学的直播实践。“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很不一样的体验。”
  如今课程结束了,回想起自己在出镜记者班的学习,李婧航心中涌起无限的满足感。她感慨:“在这几个月里想感受的都感受到了,想体验的都体验到了,挺心满意足的。”
指导教师黄俊香和技术部指导教师张俊联合开课,黄俊香老师拥有文科背景,负责直播内容策划与报道,张俊老师拥有工科背景,负责直播技术策划与实施。
  在两位老师眼中,“一场直播不是靠一己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对此,黄俊香老师表示,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因为每一场直播都需要每个岗位的学生进行紧密的团结协作。有了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学生们会发现学习变得更轻松快乐。我校17级国际传媒学院传播专业的罗心怡就有这样的体会:“老师和师哥师姐帮了很多忙,同学们关系也很好,比普通的实践课有人情味儿多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也交了很多朋友。”
  现代社会日益发展,受众对信息需求加大,要求变得更高。在新闻现场进行实时报道是对记者的一个新考验。过去实时报道的能力主要局限于电视媒体记者,时代发展,今天媒介形态逐渐模糊,媒介融合成为发展大趋势,它已成为媒体记者的一种必备能力。因此,我校电视台开设“全媒体记者现场直播报道”课程,面向全校及首都各高校招收大二以上的学生,开拓人才培养新领域,为现场直播报道培养专业人才。
  谈及对出镜记者班毕业生的期待,黄俊香老师告诉记者:“在出镜记者班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一次次地提高自己作为一名直播记者的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我想等他们走出校门、迈向社会之前,一定会有部分同学能够达到一名专业直播记者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