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聘任沈昌祥院士为 “双聘院士” , 共同打造一流科研团队, 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科——

“最终目标一定是世界一流”

期次:第473期    作者:记者/裴鸣 宋佳音   查看:37

  今年春季工作会上,胡正荣校长做工作报告,期间他谈到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时称:很快我们就会引进一位大咖级别的学者。果不其然,一周之后,这个让师生好奇和期待的大咖学者就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3月22日,中国传媒大学沈昌祥院士聘任仪式举行。仪式上,我校与沈昌祥院士签订《中国传媒大学“双聘院士”协议书》,胡正荣校长为沈昌祥院士颁发中国传媒大学“双聘院士”聘书。
  沈昌祥院士是我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知名专家,而且是“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建立的主导推进者。非理工科的人可能会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可是对于该领域的人来说,这个名字不可不谓是如雷贯耳。
  学校为何要引进沈院士?沈院士又为何结缘中国传媒大学?这背后还有着一段双方“高山流水遇知音”般一拍即合的故事。
“顶天立地”打造新的学科建设增长点
“学校要发展必须‘顶天立地’,一方面要对接中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另一方面要立足传媒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学科前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为引进沈院士的策划者和推动者,胡正荣校长道出了其中原委。
  习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015年6月,国家增设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培养优秀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此同时,传媒行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催生出很多新的问题,这也是我校在对接国家战略之外,启动新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早期广播电视就有安全播出的需求,现在全媒体时代网络安全问题更加凸显,要服务行业发展,就要尽力为行业解决问题。”
  “我们前几年在理工学部开办了信息安全这个专业,但是还远远不够,现在借助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要把这个专业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打造成为学科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胡校长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想要在这个领域里发力就需要领军人物的带动,沈昌祥院士由此走入了学校的视野。“想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取得发展,邀请沈院士加盟,是最好的选择。”理工学部学部长刘剑波告诉记者。后来经过接洽才发现,原来沈院士对中国传媒大学也倍感兴趣。
“精准把握”发挥学校传统特色学科优势
在聘任仪式上,沈院士曾表示:“整个网络空间安全和可信计算领域,尤其是应用层面的内容安全环节,传媒大学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
  网络空间安全作为一门范围很广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安全作为网络空间安全里的一个子集和分支,偏向于应用安全层面。这是一个新兴交叉领域,既需要对内容生产充分了解,也要掌握必要的技术手段。
作为信息安全、可信计算领域的专家,沈院士的学科团队已经建立了包括硬件、软件、管理在内的比较完备的体系,这套体系支撑了中央电视台的安全播出。在与央视合作过程中,沈院士也看到了我校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
  同时,经过多年建设与深耕,以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我校形成了文、工、艺、管、经、法、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作为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这些优势也是其它高校难以比拟的。
  双方理念一致、方向一致,沈院士和中国传媒大学的“牵手”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不难看出,聘任沈昌祥院士为“双聘院士”对我校的“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学校和沈院士的想法一致,最终目标一定是要做成世界一流学科。”胡校长说。
“筑巢引凤”以高层次人才带动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指出,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沈昌祥院士的聘任只是个新的开端,未来如何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探索和实践还在路上。(下转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