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三位名师

期次:第425期    作者:赵玉明   查看:95
    在迎接中国传媒大学校庆60周年的日子里,追往忆昔,不由地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广播学院初创时期在新闻系执教,后来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三位名师。他们是已故的温济泽、高而公和齐越同志。
  1983年6月,我有幸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新闻卷的部分组稿、编写工作,担任新闻学编委会中国新闻事业分支学科编写组的成员。编写组主编为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全组共13人,只有我一人来自广电系统。编写组的任务是讨论条目设计、确定撰稿人员和初审入选条目等,其中最棘手费时最久的是讨论入选的中国新闻界人物名单。其中,广电系统人物的名单是由我初步提出并征求了时任编委会委员左漠野同志和编委会顾问温济泽同志意见,几经斟酌后,经编写组讨论,编委会最后审定的广电方面入选的仅有八人,除上述曾在我校工作过的三位以外,还有长期在广电系统工作的梅益(长期担任中央广播局局长)、夏青(著名播音员)和宋世雄(著名体育播音员)等三人。另两人,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短期担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的廖承志同志和上任不久的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同志。介绍他们业绩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新闻卷于1990年12月出版。21世纪初,《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纂工作提上日程。2002年10月,我应聘担任新闻出版学科特约编审。2009年该书问世,广电系统入选人物略有调整,我校入选的三人保留,只是对条目的释文做了修改。
  我校入选的三位同志条目的初稿分别由我、吴志强(新闻系教师)和黄勇(时任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执笔写成的,限于大百科的体例和条目字数所限,对三人的介绍都比较简略,为使我校师生对他们有较多的了解,就我所知,补充介绍如后。
  温济泽同志生于1914年,1999年逝世。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温济泽早年投身革命活动,曾被国民党当局三次逮捕入狱。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广播”。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广播局副局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他是由于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被打成右派分子后,于1960年调入我校新闻系任教的。身处逆境的他,在我校前后17年,无怨无悔,以红烛精神,点燃自己,照亮他人,为培育新一代的广播电视人才尽心竭力。“文革”前的新闻系59级、60级、64级、65级的学生和新闻系的青年教师,都深受他的教益和指导,尊称他为“永远的老师”,有的学生撰文怀念他时说,他的不幸成了我们的大幸。他主编的《论语言工作》、《陕北台广播范文选》、《广播稿选》、《马恩列斯论报刊·列宁论广播》、《毛泽东同志论宣传工作》等成为早期新闻系的重要参考教材。为纪念他的百年诞辰,我校原新闻系的部分师生捐款制作了他的铜像,现陈列在我校博物馆内,供观众瞻仰。今年四五月间,校博物馆还举办了温济泽生平事迹展,向新世纪的我校师生介绍了他光辉战斗的生平业绩。
  高而公同志生于1920年,1976年逝世。他是一位鲜为人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名记者。1960年2月,他调入我校新闻系,担任采访教研组组长,后任研究员,直至去世。他出生于东北的官宦家庭,但早在初中读书时期即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抗日爱国活动。高中时期,成为中共党员。1940年,他考入迁到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政治系,积极组织进步学生开展革命活动。大学毕业后,1944年夏,他在重庆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担任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外勤记者,偶尔在我党主办的《新华日报》上发表富有战斗性的文章,笔名“古甲”。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于1945年7月,来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经短时期学习后,他到河北省深入采访。1947年2月,他撰写的著名通讯《记解放区的一个细胞》在延安《解放日报》上破例连载四天在显著位置刊登。文章发表后,在延安引起轰动,一时好评如潮,并曾受到毛主席的表扬。1947年4月初,高而公调入时在今河北省涉县的新华社临时总社对蒋管区广播部,从事文字广播的编辑工作,同年9月,他调入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即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要担负对国民党军广播节目编辑工作,开始了广播编采工作的生涯。当时他编写的一批针对国民党军官兵的广播稿,对象感强,朴实自然,富有口语化特点,很受国统区听众的欢迎,对瓦解和分化敌军发挥了重大作用。
  1949年春天,高而公随陕北台进入新解放的北平。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准备报道开国大典的盛况,高而公与他人一起负责采编实况广播的稿件,前后忙了一个月之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全国和全世界聆听的当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城楼上齐越、丁一岚的现场直播的背后有着高而公等人的辛勤劳动。不久,高而公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他充满着歌颂新中国、歌颂新生活的热情,深入到工农业生产建设第一线采访报道,制作播出了一大批具有广播特点的通讯、特写,感情充沛,生动新颖,赢得了许多听众的赞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广播稿件或者不署名或者用笔名,因之,当时社会上也很少有人知道高而公其人。
  在上世纪50年代,高而公的广播创作有三个高潮。第一是1950年初,他深入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采访,随后写出关于刘胡兰事迹的连续报道,在中央台播出。后来结集出版了《刘胡兰小传》一书,署名梁星。这本薄薄几万字的小册子,曾多次再版重印,风靡一时。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几经周折来到我校,打听高而公的下落,说是要重印《刘胡兰小传》。我作为学校领导将高的情况据实以告,并说,如果高而公在世的话,他也不会向你们追问版权、稿费之事,尽管重印好了。1992年,该社出版了包括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和邱少云四人故事的《爸爸妈妈喜欢读的优秀书》(家庭珍藏本)广泛发行,并承蒙赐赠我一函,以作留念。
  第二,1953年3月,他作为中央台记者和播音员、录音员一起携带笨重的钢丝录音机奔赴朝鲜前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制作了一批录音报道用电话传回中央台,随后向听众播出。其中最有意义的就是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字的录音报道。他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前线浴血奋战的报道,是中央台早期广播录音报道中的珍品。
  第三,上世纪50年代中期,高而公从朝鲜回国后又投身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报道,他多次前往鞍钢采访,写出了《王崇伦和他的表》、《在百吨吊车上》和《炉前的熔炼》等一批系列通讯报道,特别是对王崇伦一年完成四年工作量的报道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地方的机关、工厂成立了“王崇伦小组”、“王崇伦班”,向王崇伦学习的热潮蔚然成风。
  正是在高而公精力和创作的高峰时期,可能是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以及情感生活的受挫,他不幸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虽曾多次住院治疗休养,但也不便外出采访了。1958年,他调到中央台《在祖国各地》节目组做编辑工作。在这期间,他专心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收听、记录着节目内容,并以“乙听者”的笔名在内刊上发表了许多论述广播业务的专文,对广播节目结构、播音风格乃至节目的开头、结尾以及数字的运用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1960年2月,高而公调到广播学院新闻系,起初担任采访教研组组长,后任研究员,可能是由于身体和精神上的原因,他并不直接担任教学任务,主要精力用在编采业务的研究上。我们虽曾在一个系,但甚少见面和交谈。60年代初期,适逢中苏在国际共运方面的论战和大讲阶级斗争的年代,高而公对赫鲁晓夫的某些观点有自己的看法,他对文艺战线开展的过火批判也持反对态度。在笔记中他表示要把姚文元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用铡刀铡成两段”。1966年春天“文革”爆发后,他成为广播学院最早批判的对象,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关进“牛棚”,受到残酷的迫害。我也被卷入批判他的浪潮中,至今深感内疚。高而公是在1976年冬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去世的。1979年2月,学校召开平反昭雪大会,宣布为包括高而公等在内的受迫害的校系干部和教师平反昭雪。1985年6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学院联合在我校召开了高而公诞辰65周年纪念会,从远道而来的高而公在美亲属及生前好友100多人出席。中央台台长杨兆麟、学院副院长李振水等讲话回忆了他的生平和业绩。纪念会前后,高而公的遗著《广播记者采访讲义》、《论鲁迅描述自己孩子的素描、速写》以及包括高而公广播作品及他人写的纪念文字在内的《高而公文集》先后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高而公的业绩始渐为人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二版将他列入中国新闻界人物,而且是唯一的广播记者,也足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庆祝新中国60年60位有影响的广电人物评选。我作为评委之一,提出将高而公列入,但终因大多数评委对他很少了解以致未能入选。为弥补这一遗憾,我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年鉴》青年编辑刘书峰查阅高而公档案和有关图书资料,撰写了《人民广播早期的探索者———高而公》一文,刊于《中国广播》2011年第5期,并经我推荐由刘书峰撰写有关高而公的文章列入即将公开出版发行的《中国传媒人物志》和《中国名记者》丛书之中,使高而公作为广播记者的业绩进一步广为人知。
  齐越同志生于1922年,1993年逝世。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任编辑。1947年8月调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从事播音工作。1949年10月1日,他和丁一岚担任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实况播音。后长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所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影响广泛。1975年调入我校新闻系担任播音教学工作,1978年评为教授,是我校也是全国首位播音学教授。1981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历年共招收四人,其中包括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和现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司司长姚喜双同志。我校校园内有他的塑像,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每年举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活动,至今已进行了十五届,他的业绩在校内已广为人知,兹不赘述。
  编后:《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较大的几部百科全书之一。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历时15年,于1993年出齐,共74卷;第二版历时14年,共32卷,于2009年出齐。我校入选《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三位名师分别是已故的温济泽(第23卷第265页)、高而公(第7卷第275页)和齐越(第17卷第472页)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