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时评

班级建设如何做到 “形散神聚” ?

期次:第450期    作者:本报评论员   查看:29

  在今年我校“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中央三台奖优秀班集体”“周恩来班”评审会中,2012级广告班脱颖而出获得“周恩来班”称号。评审过后,2012广告学、2013信息安全、2013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三个班级将被授予“中央三台奖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2012广告学等7个班级将由学校推荐参评“北京市优秀班集体”。
  获得“优秀班集体”的称谓向来令人欣悦,而作为班级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准备优班答辩的过程或许更能搅动一整年来这个小群体积存的情愫。其实,评定与表彰是校园内的老生常谈,它是对班级建设情况的阶段性的梳理,目的在于评建结合,以评促建。
  就大学阶段而言,班级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教育的组织,也是学生社会化的平台和学生自我教育的资源。开展良好的班级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化的社会生活的适应力。教育社会学认为,班级是一个微型社会。班级也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它能履行学校的社会职能。班级集体的共同愿景、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角色分配、人际互动等都是社会关系的缩影和投射,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积极建设班集体、营造良好学风能够培养学生的各项才能。
  从大环境里看问题,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创新工场”转型,我们很容易发现关键之所在。中国教育系统的“有效”是指它在大规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上很有成效,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平均水准较高。也就是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所说的“高均值”优势。这种“高均值”的教育优势适合“模仿和改进”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流水线式的重复性工作。但中国教育系统还有“无效”的一面,也就是它很难培养出特别拔尖的人才。这也就是钱颖一教授所说的“低方差”问题。中国流水线般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是标准产品。质量稳定是其优势,但“品种”不免“单一”。
  因此,班集体要如何建设才能避免被打上“流水线上的标识”?笔者认为,大学阶段的班级需要以“形散神聚”的存在方式取代整齐划一的步调。
  首先,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定的引导、督促、规范和推广必不可少,增强每个成员的参与度和激发使命感更是建设班集体的要义。如“优班评选”的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样“全班狂欢”、全班参与的过程里,通过评价、表彰,引导班级建设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进行,而通过讨论和评选,在全体的“头脑风暴”中,又能为创新、个性的班级建设和班级里每个人的发展“支招”。作为学校,应当多鼓励和推广“形散神不散”的班级,而非“整齐划一”、“听话”的班级。
  其次,教师是班级建设中流砥柱的环节。首先要有激发学生热情和参与度的能力。这种能力大小,决定了他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减少多少痛苦,带来多少欢愉。这份欢愉正是一个以专业知识为枢纽的集体精神风貌的呈现。越多人享有此刻欢愉,置身其中的人越有强烈的参与感,从而能吸引甚至“煽动”其他同学真正加入这个热情焕发的集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其次是要对每个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让他们随个性发展,“定制”自己的学业、生活和个人前途。
  最后,是每个同学在班级建设中的参与和“差异化”的个人目标。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的班级并不意味着所有成员的目标高度重合,而是他们有共同的子集足以和谐相处、互相激励,互不相交的补集又能促成相互依存的局面。每个人无可替代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能映射个人的性情与风格,满足了每个大学生“找自己”的心理诉求。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中,每个成员在集体的共同目标之上,还有更加远大的个人理想。竞争与合作并存,更能激发自我实现的使命感。因此,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在专业上有相近的追求,充分运用课余时间,由着兴趣自由发展,人际关系在班级活动中不断优化,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专业水平一点点拔高,综合实力与日俱增。
  不少同学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存在着班级建设“事不管己”的误区。其实不然,正如个人发展与社会前途相辅相成的原理一样,班级发展与个人前途也有着同样的辩证意义。班级作为同学身边最小也是最贴近的社会单位,其发展既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个人的发展。试想,在一个互助友爱、氛围良好、资源共享、机会众多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寻找自己独特的个人发展目标,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