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大观

谈 “互联网+”

“互联网+” 理念的提出及解释

期次:第437期    作者:整理/李思文   查看:38

  在2012年11月14日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他认为“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发改委《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的名词解释给出了答案。“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专家学者对于“互联网+”的评价
北京大学博士、超图软件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黄骞:“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孟庆国教授:在工业发展领域,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创新2.0时代的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以及习总书记提出的“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命题,需在创新2.0指导下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智造强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付志勇:“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提法的升级版。比如在智慧民生服务当中,强调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市民真正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之前我们的学生基于创新2.0的理念做过一个叫做CityCare的项目,通过市民移动端的应用收集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管理部门做出改善,改进结果又可以反馈给市民。”
互联网大佬们又如何看待“互联网+”?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刷脸支付”碰撞“互联网+”
马云用他堪称惊艳的方式给国人展示了“互联网+”的魅力。2015年德国汉诺威通信和信息技术博览会于当地时间15日晚拉开帷幕,中国政府新近提出“互联网+”正当其时。作为演讲嘉宾,他在开幕式上大秀支付宝新技术“SmiletoPay”,并当场通过“刷脸支付”在淘宝上购买礼物送给汉诺威IT展。
  何谓“刷脸支付”?这项支付认证技术由蚂蚁金服与Face++Financial合作研发,在购物后的支付认证阶段通过脸部扫描取代传统密码。“未来,用户只需手机登录淘宝,选好要购买的产品后进入支付系统,在确认支付后出现扫脸的页面,拍照后经后台认证确定就能支付成功。”据介绍,当用户进行面部识别的时候,需要处理大量来自面部的数据信息,包括结构、五官以及肌肉等方面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由阿里云计算提供。此外,阿里云的RDS服务还将用于存储人脸搜索和训练的数据当中。零成本“刷脸支付”只要自拍就行了。
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孕育更大的创新空间
互联网+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它代表一种能力或者外在资源和环境对传统行业的提升。打个比喻,没有电之前有没有娱乐、有没有媒体、有没有产业?都有,有了电之后,对每个行业有什么改善?有什么改进?是颠覆性还是改良性?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可以寻求一些答案,一部分有颠覆性,一部分可以改良顺理成章、过渡成功。
  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这将孕育巨大的创新空间,相信会有更多民生服务因“互联网+”的广泛连接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现在,“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还在摸索之中,但最终都会朝着使百姓获益的方向发展。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坚持电商战略
电商是“互联网+”的代表行业,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电商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和智能、O2O、跨境电商、农村电商、移动购物这些领域都在进行大量的创新,这些创新将大大带动传统行业快速升级、更迭,形成新的以互联网和电商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和价值链,为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结语
“互联网+”不仅意味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演进的新形态、也意味着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逐步形成演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推动开放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在这背后,是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产业频道的转换直接带来的是人才的变革。未来,网络时代的生产方式将改变传统的雇主与员工的关系,可以说员工在哪里,产业就将在哪里生根发芽。因此,新一轮的机遇中,谁抓住了人才,谁就占领了高地。
(节选自创新2.0研究、《看互联网大佬怎么谈“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