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期次:第429期       查看:37








  文/刘海光阴荏苒,时光指向公元1959年,一所新型的高等学府在京宣告成立,它就是北京广播学院。在首都林立的高校中,它破土而出,格外引人瞩目。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所专门为我国培养广播电视高等人才的学府。届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正蓬勃发展,广播电视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方兴未艾,亟待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广播学院正是在这样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当年,我和来自祖国各地的数百名青年学子满怀激情纷纷踏入这所学府。学院创建初期,仅设三个系:新闻系、无线电系、外语系。新闻系作为重点,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系,共240多名,设有编采、文艺、电视、播音4个专业,其中,编采专业人数最多。新闻系59级,后被戏称“广院黄埔一期”。
  学院创建初期,学校位于北京复兴门外真武庙二条,校舍几乎仅有一座马蹄型的五层灰色大楼,校园狭小,条件设施极为简陋,远远不及我高中毕业的北京二十六中。同时,又于第二年起恰遇我国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师生们每个月的粮食定量减少,副食品供应也十分匮乏奇缺,食不果腹,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但师生们胸怀远大理想目标,同心同德,藐视困难苦楚,患难与共,发奋图强,终于胜利完成教学任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在四年同窗的教与学中,广大师生结下了真挚情谊。那些年代,社会纯洁安定,青年学子一心向上,思想纯真,与人为善,学友之间彼此关爱,情同手足,结下了真挚深厚的学友情。1963年毕业分配,同学们几乎分赴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分配留京的人数最多,约50人,依次为天津(当时含河北)、新疆、宁夏,也都在10人及以上。当年依依惜别、不舍分手之情之景,仍萦绕脑际,难以忘怀。
  走向祖国四面八方,我被分配到遥远的大西北新疆,在区电台从事编辑工作,六七十年代,又被抽调单人记者下乡驻站采访或临时报道采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加之工作繁重,起初单位几年才准许回京探亲,因而曾多年难得有与各地学友重逢的机会。即使后来30周年、40周年、50周年校庆之际,我和一些学友来京,也只能与一部分学友相聚,不失为一大憾事。令我无限喜悦与庆幸的是,自80年代初起,我曾两次由电台调入广电厅局,先是创办并主编《新疆广播电视报》,后主管新疆广播电视学会(出任代秘书长),期间曾回台创办、主编《经济信息》节目,曾担任中国广播奖评委,得以有机会相继赴武汉、黄山、桂林、承德、成都、沈阳、南宁等地与会或评奖,又途径西安、南昌、南京、上海、郑州、广州、深圳、重庆、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有幸与一些学友共同与会,还设法与当地学友取得联系、会面相叙。在此简述如下,愿与学友分享。
  1983年11月,全国第一次广播电视报会议由《湖北广播电视报》做东在武汉召开,本人届时正值主编新疆广播电视报,得以赴会交流经验。恰遇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担任编辑的张弛(原名张美莹)学友与会。我们特抽出晚上时间到湖北电台工作的胡秉恒学友家中,与他和李安琪(后调入省电视台)学友促膝相叙,畅谈毕业20年的诸多感悟。会后,与会友自庐山分道至南昌,与江西电视台曹登松和蒋迅(蒋祖训,后调入电视台)二学友会面。1985年,赴黄山出席全国部分新闻单位信息协作网第3次会议,恰与学友、江苏电台梁珊如与会,彼此都觉面熟,毕业一别20余年,险些不敢相认。途径南京,与杨茂森、姜平章学友相叙。1986年,在桂林参加全国省级电台信息协作会议期间,东道主广西电台组织会议代表赴南宁、防城港等地,和梁珊如与广西电台魏定中学友相见并合影。会前,途径郑州,与河南学友郭玉山、甘纹、王兴元(原分配新疆)会面。会后,在广州等候返程,看望了在电台工作的严道英、《广州日报》社黄振喜和《深圳特区报》钟瑞坤3位学友。1991年8月,全国省级电台信息协作网会议在沈阳召开,经询问联系,与在省广电部门工作的徐万良、董作风二学友得以见面,郭东义因赴锦州市挂职,未能谋面。会后,赴毕业实习的吉林台和黑龙江台取经,与吉林省台李英杰、电视台詹铁坤和黑龙江台刘向晨(刘相臣)、张宏宇及《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张立功等几位学友相聚。1994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的中国广播奖评选在南宁举行,与同为评委的广院学友朱光烈、河南广电厅学友王树茂,与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记者站站长的刘家骕学友相见并合影。
  同时,因为我原籍北京,父母等亲人健在之时,借回京探亲或外出与会途京逗留,也尽可能抽出时间看望在广院、中央三台及北京市台等单位工作的许多学友,倍感亲切。同时也要说明,北京、上海、福建、浙江、江西、重庆、辽宁、宁夏、甘肃等地一些校友,如叶凤英、徐景杰、杨恒茂、张桂之、万林(万福先)、李湧泽等,也曾赴乌鲁木齐与会等,均与我联系并相会相叙。然而,仍有部分学友始终未再相会,总觉尚存遗憾。
  新闻系59级学友,大多在我国新闻传播等诸多领域兢兢业业工作了三十多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自90年代中后期起相继退出岗位职位,才有了较多空闲时间与学友相见叙旧。河北学友钱燕茹、辛德祥、孟昭琴,黑龙江学友刘向晨,天津学友何平(何印平),甘肃学友蔡建中(原分配新疆)等几年前先后抵京,与北京学友一并在《光明日报》蒋咸康学友家、《工人日报》谢荫达家、广院叶凤英、刘存志和朱光烈家相聚畅谈,这也或多或少地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弥补了憾事。
  生老病死是难以规避逃脱的自然法则。据2013年9月新闻系59级毕业50年聚会的学友粗略统计,240多名毕业的学友中,已约有50位离世,无不令相聚的学友悲痛、惋惜,陈久德即是其中之一。在校期间,我曾与他同游北京香山公园并合作撰文《香山红叶舞秋风》,投寄广州《羊城晚报》,发表于1962年11月12日。他先后在北京电台电视台工作,体质欠佳,却勤奋工作,笔耕不辍,积劳成疾,于1984年8月20日英年早逝,年仅42岁。他患病期间,我回京闻讯,前往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家中探望问候,竟成最后一别。学友康文久,曾与我同在一个班、一个学习小组。毕业后,他与另4名同学分配到同一个中央机关,后来长期在国际关系学院从事新闻教学。凡是我回京逗留时间稍长,也往往去看望他。上世纪90年代初,公关学在我国蓬勃兴起,他所在的新闻系也开设了公共关系学,并主持举办面向全国的公关函授、编写教材出版。2004年,他身患重病。9月18日,和在京的十几位学友相约前往探望祝好,并在该校内集体合影。第二年5月22日,康文久走完了一生,不胜悲惋。26日,在京众多学友赶赴八宝山革命公墓送别。
  当年毕业分配,广大同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遥远的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其中,分配到西部、西北3个自治区西藏、新疆、宁夏的分别为5人、14人、10人。何应貌是广西钟山人,分配新疆电台后,和几个同事、学友被派往哈密地区参加四清社教运动,一段时期后患癌症,于1968年辞世,成为新闻系59级学友中最早离世的一个。而分配西藏广播电台的5名同学,因地域特殊、高原缺氧、环境艰苦,仅有李含智长久扎根于雪域高原,西藏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原籍东海之滨———山东潍坊),2008年4月2日辞别人世,把青春和生命都献给了西藏高原。而今,尚健在、离退岗位职位十几载的众多学友,相继步入老年。鉴于至2013年毕业50周年,许多学友都有借此之际相约聚首的强烈愿望。母校和中央三台获悉,均表示予以大力支持、鼎力相助,新闻系59级30多名学友不远千里而来,相聚母校今中国传媒大学。青春不再,不少学友已是一头银发或是两鬓斑白,也有人已步履艰难或持杖行走,重逢不易,百感交集,感慨万千,句句声声,千言万语谈不尽道不完,热烈握手,相拥相抱,有的喜极而泣、热泪潸然而下。众人喜形于色,喜笑颜开,眉飞色舞,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之中,仿佛返老还童,又回到当年校园生活的美好时光,满怀激动喜悦的心情在校参加聚会、观赏传媒博物馆,饶有兴味地参观中央三台新址与踏看母校原址,一次次拍照合影,深深感谢母校、广播电视学部和中央三台的深情款待,相约多保重来日再相聚。
  2014年金秋9月,母校迎来60周年校庆,这是历届校友翘首以待的喜庆吉日。然而,对于年事已高的新闻系59级第一届校友来说,有的人因高龄身体原因无力与会。但无论赴会与否,他们一颗颗跳动的心,将永远与母校系在一起。学友间彼此心心相印,学友情谊永远难以割舍,像那白酒洁白剔透、清澈炽烈,犹如葡萄酒香馥飘逸、绵柔甘甜,又如啤酒留香持久、味甘清爽。
  (作者为本校前身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59级编采3班第一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