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在东五环的《西区故事》

“这个剧很经典,但我们要做出自己的东西,就是给它 包装上现代的东西。”

期次:第428期       查看:34






  ■实习记者展姿陈佳韵杨子涵《西区故事》是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风格的经典之作,该剧描写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纽约社会不同帮派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曾于1957年在美国百老汇冬季花园剧院首演,引发了观众和评论家如潮的好评,被称为“现代版《罗密欧与朱丽叶》”。10月15-17日,我校艺术学部师生将此剧作为建校六十周年献礼压轴之作,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场视听盛宴。
  不一样的经典,一样的精彩“它不算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音乐剧,音乐方面与原来相比会有所减少,表演内容相对更多了一些,有点话剧的成分”,音效总监杨杰老师对本剧的整体改编做出了阐释。杨扬老师也表示,这部剧的改编一方面由于该剧是一部集中了舞蹈、音乐、表演、音响、文本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剧目;另一方面是出于我校刚刚进行的学部调整的考虑,在成立艺术学部后把各个艺术专业都集中起来共同演出这样一部综合性极强的剧目,能体现对学部师生能力和水平的肯定。
  是膜拜经典?还是再创新?面对一部经典之作,杨扬老师坦言:“压力非常大。”经过权衡,此剧最终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特色和想法。在剧中饰演“喷气帮”老大瑞夫并兼任导演助理的兰海隆认为,音乐与舞蹈是该剧的基础,剧组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趣味性以及独特创意,使剧目呈现新鲜感;杨杰老师表示:“这部剧的音效主要是有较强的金属朋克的特点,比较后现代。”“这个剧很经典,但我们要做出自己的东西,就是给它包装上现代的东西,所以加入了DJ和说唱。”虽然是不一样的经典,却带来了一样的精彩。“付出专注,才能带来更多回报”
  对于艺术家来说,自己的作品逐渐成型就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渐渐长大,这种欣喜是无法描述的。“在台下看到自己导演的剧目在舞台上完美呈现时也是很快乐的”杨扬老师这样说道。在采访过程中,杨扬老师提及最多的就是她的学生。在她看来,学生们提高了太多,他们不仅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学习,而且在态度上也越来越职业化了,“必须到舞台进行一线实践才能得到教与学双向效果的。”杨扬老师还多次赞扬学生们“特别敬业,从来没有怨言,也很低调,没有过分宣传和吹捧这个剧。”
  从她口中,我们得知,兰海隆、赵彬等同学作为毕业生,毅然放弃了毕业大戏的演出,专注于《西区故事》的排练。对此,兰海隆坦言并不后悔也感谢老师们对他的大力支持,让他学到了很多。兰海隆在获得此次表演机会时非常兴奋,做了很多准备。在排练过程中,他也渐渐学会了如何融入自己特质,在表演状态上也明白了如何放开自己,使得自己在表演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其他的同学也都学习和收获了很多。他们相信:“只有付出专注才能带来更多的回报和成长。”
  这是一个有爱的团体杨扬老师在剧中加入了一个新的人物,借此反映出人生的哲理,同时希望观众在观看时能对人生有一定的思考或产生共鸣。对于中国风元素的尝试也是该剧又一亮点,在舞美,灯光,透视效果方面和人物出场方式与时间上的变动,使整个舞台立体起来,给观众一种3D的观感。
  作为一部综合性强,又兼具继承和创新的音乐剧,该剧凝聚了艺术学部多个专业的众多师生的共同努力,从4月份开始筹划此剧,到演出已有187天,在这些天的排练过程中剧组在汗水中凝聚着力量,不间断的训练中,有时排练时的小错误博得众人一笑,有时老师不在场他们就偷偷将第一场戏用英语演绎……在忙碌中收获属于他们的快乐;在台下,他们一起聊天一起玩游戏。兰海隆笑着说:"这是一个有爱的团体。"
  《西区故事》的成功演出,离不开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老师的严格把关,也离不开同学们的日夜奋战。正如兰海隆同学所讲的:“音乐剧很难,但我们能克服,我们做到了。”汗水铸就成就,这是属于艺术学部全体师生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传媒大学六十周年校庆活动的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