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迷”到“创业者”

———我校学生获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期次:第427期       查看:50

  ■记者黄衍楠2014年9月11日至13日,为引导和促进高校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无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无锡市商务局、无锡市教育局、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于江南大学成功举办。我校理工学部2011级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田晓阳、2013级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阙培欣、艺术学部2011级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方向)专业本科生陈楚洋三人凭借其团队作品“基于LBS平台实现网络游戏与app的结合与实践”获得大赛一等奖(创业实践类)。
  由创业产品到参赛作品此次作品的创意源头是田晓阳和他的好友陈楚洋收首先提出的。就在今年上半年还是大三下学期的他们刚刚经历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摩拳擦掌觉得是时候开始自己做创业了。光有想法但缺少技术成员的他们在学校网络中心郭晓副主任的帮助下,联系上了正值研一的阙培欣。阙培欣聊到当初和田晓阳他们首次谈论这个创业计划时,说道:“当时他们找到我,我也挺兴奋的。因为自己也有创业的想法,然后三个人又比较谈得来,随即就一拍即合。”
  三人在创业过程中,从学院辅导员处听说了“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并发觉大赛内容和他们团队的创业方向很贴近。“其实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以大赛为跳板来找到投资方,以求能更好继续我们的理想,同时也是能为我们团队争取一些荣誉。”田晓阳解释说。不过他用“平淡”二字来形容参赛过程。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在参加此次比赛之前,他们有参加过由腾讯主办的类似的创业大赛,相关的参赛资料准备的比较充分,让这次他们的参赛更加从容;二是在参加决赛时,他们的创业项目已经找到了天使投资人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两点让他们团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心态比较平和,“没有太刻意去追求结果,顺其自然的去做也有幸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
  创业心情回首望专业不同的三人在团队中的分工也不同:阙培欣负责技术;田晓阳负责策划、外联;陈楚洋负责产品(APP)外观设计。
  “技术方面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等等都要自己摸索,遇到困难只能靠自己,忙起来可能要从早上一直码代码到晚上十一二点,吃饭就叫外卖。”阙培欣说道。被大家一致认为是技术宅男的阙培欣表示“很庆幸的能遇到他们”,三人性格各有差异:阙培欣温和内敛话不多,田晓阳是个性格外向幽默,爱和人打交道的山东小伙,陈楚洋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开朗;三人性格正好互补,相处融洽。
  田晓阳作为团队的策划人,以及外联负责人感慨也良多:“对于过去几个月的创业历程,虽然经历了波折,吃了一些苦,但回想起来并没有觉得特别的辛酸,因为那是我们应该付出的。”寻找投资方的过程是漫长而难熬的———一遍遍的去向不同的投资人解说他们的产品想法,回答投资人提出的问题。有的投资人可能兴趣缺缺,有的投资人可能更有自己的想法,对他们的理念不以为然。并且大部分的投资人会比大家想象的要忙碌,在交谈以后可能要经过一个星期甚至更久的等待才给答复,或者是直接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但与此同时,他认为这也是很好的产品完善过程,“面对形形色色的投资人,聆听他们的想法,去了解产品有什么部分是和市场需求并不相符的,这样我们才能将产品的功能做的更加完备”。
  从游戏迷到创业者对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项目内容来进行创业,田晓阳表示,他们团队基本都是或者曾经是游戏迷。他从小就对游戏感兴趣,大一刚入学参加学生会,就有想法要办传媒大学的第一届电子竞技大赛。后来经过一番努力———他找到国内最大的游戏媒体之一的GTV,说服他们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筹备并在四百报举办了CES电子竞技大赛———也算是求仁得仁。兴趣爱好让他一直和游戏走得相近,做的事情多少和游戏有些关系,最后厚积薄发地让他开始了与伙伴们的创业之旅。
  他也感慨:“我们团队全部都是在校大学生,和其他创业团队相比他们并不具备优势,毕竟有些的创业者是在知名IT公司工作了一两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以及人脉资源以后才加入到创业大军中的。”而且,投资人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意以外,还看重创业者本身的精力,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到产品开发中。而身为学生的他们还有学业要兼顾,这是很难两全的事情。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是幸运的,仅花了3个月的时间就找到了天使投资人(说到这的他连用了两个“非常”缀在“幸运”前面)。在最后,他告诉我们,他们预计年底前让他们开发的APP产品“坑货”就能与大家相见。